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极为辽阔,拥有20多个自治共和国,但在众多的自治实体中,唯独只有一个自治州,那就是位于远东地区的犹太自治州。
犹太自治州的地理位置颇为独特,位于黑龙江的北岸,紧邻中国黑龙江省的北部。这片土地曾属于中国,直到1860年中俄之间签订的《北京条约》,在这项条约中,沙俄将外东北的一部分土地割让给了其国土。
起初,这片地区的居民与犹太人并无任何关联,毕竟这原本是中国东北的本土居民所依赖的生存之地。但是,沙俄为何将其设立为犹太自治州呢?这其中居住了多少犹太人呢?
在沙俄成立之初,犹太人并不多见,这个国家主要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混杂了一些日耳曼人的血统。随着沙俄国家不断扩展,许多民族被陆续吸纳入境,例如鞑靼人、卡尔梅克人、楚科奇人、布里亚特人、雅库特人等,都是沙俄扩张过程中成为俄国公民的一部分。
犹太人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整个欧洲普遍对擅长商业的犹太人心存偏见,导致大量犹太人聚集于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是一个相对更加包容他们的地区。在波兰,犹太人不仅可以稳定生活,甚至在经济上获得非常优渥的待遇,连土地的拥有权也是在其他欧洲国家中所不能享有的特权。
因此,到16世纪中叶时,全球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犹太人都生活在波兰。犹太人也在这里逐渐将波兰视为自己的祖国。当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多次对波兰进行军事进攻并试图瓜分时,犹太人同波兰人一同承担起了保卫波兰的责任。
当然,在三国面前,犹太人虽有忠心,但面对显著的军事优势,他们的战斗力可谓微不足道。最终,在18世纪末,波兰立陶宛联邦遭到了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三次瓜分,而沙俄是这场瓜分的最大赢家,从波兰手中获得了4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当时波兰土地总面积的62%。除了大量土地外,沙俄还增加了数百万的新人口,其中就包括了100多万名犹太人。
这些曾经协助波兰人抵抗沙俄侵略的犹太人,因其过于多的安排而引发了俄国人自上而下的厌恶情绪。犹太人毫无选择地成为别人国家的公民,无奈之下只能任凭沙俄的安排。
为了解决与犹太人的矛盾,沙俄开始划分隔离区域,要求犹太人与其他俄国公民分开居住,并限制他们参与政治,甚至在商业领域也面临重重阻碍。此外,当时俄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的事件,犹太人被无端指责,使得俄国人民对他们的反感更为加剧。
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沙俄战败,很多俄国人将怨恨发泄在犹太人身上,认为他们是导致失败的罪魁祸首。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除了受到多重限制外,原本积累的不动产也不得不无偿转交,许多工厂和商铺被迫关闭。
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犹太人当然不会感受到任何\"祖国\"的温暖。他们为了自身及后代的未来,只能寻求新的生存路径。当列宁的号召一响,犹太人们便积极响应,成为苏俄和苏联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实在苏联的高层,犹太人占有相当一部分,比如被誉为红军之父的托洛茨基便是犹太人。
理论上,作为苏联的主要建立者之一,犹太人应当迎来翻身的时刻。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遵循他们的期待。因为犹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即使是在苏联领导下,他们也希望设立一个加盟国或自治共和国来安定自己的生活,因此开始向苏联当局游说,希望能够在克里米亚安家。遗憾的是,这里不仅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克里米亚鞑靼人,而且克里米亚的战略意义重大,苏联害怕犹太人在此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于是选择将他们迁往远东。
另外还有一个隐性的原因,那就是在与斯大林的斗争中,犹太人在权力斗争中败下阵来,自然会遭到严厉的制裁。从1928年开始,大量的犹太人陆续乘火车经过西伯利亚,抵达远东。
尽管早在1860年,沙俄就夺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但由于外东北的自然环境恶劣,加之离俄国核心区域较远,沙俄在远东的移民计划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而犹太人的到来则为这一计划带来了新契机。1928年,比罗比詹民族区在当地建立,到了1934年,该区域升级为犹太自治州。
起初,犹太人口众多,毕竟斯大林发出的命令无不使人颤栗,因此在这里的村庄、学校与医院等设施相继崛起,逐渐开始向繁荣迈进。自1938年起,犹太自治州划归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管辖,直到1991年才完全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根据斯大林的设想,苏联境内的100多万犹太人应当逐渐抵达此地定居。然而,在日本占领东北后,由于担心外东北的犹太人与附近的犹太人交融,苏联对犹太人迁移的严厉程度有所放松,导致许多犹太人最终并未前来,尤其是那些原本已抵达远东的人也有不少选择了离开。因此,二战爆发时,犹太自治州中的犹太人口却锐减至不足2万。
如今的犹太自治州,实际上是挂名独立,里面绝大多数居民是俄族人,只有极少量的犹太人在其中。犹太人天真地认为,推翻沙俄后,苏俄和苏联会改变俄国人对他们的偏见,没想到现实大相径庭。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对犹太人的压制几乎与沙俄时期相比肩。斯大林不仅将犹太人迁往远东,还试图在文化领域剥夺其影响力,自1939年开始,他开始登记犹太人的人口、财产和工作等信息,这一系列举措似乎预示着他有更大的打算。然而,登记工作尚未结束,苏德战争便已爆发,一切都被迫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