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亲上加亲”,这源于古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权力、保持家族的地位,经常通过加强亲属之间的婚姻关系来防止外姓人侵占家族利益。为了保证家族的利益最大化,他们采取了近亲通婚的方式。
在古代,这种近亲婚姻现象并不罕见,日本的皇室也有类似的传统。事实上,日本皇室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的近亲通婚,然而,这样的传统却在近代导致了四位天皇的身体发育出现畸形。事实上,近亲通婚的传统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现实中,它甚至早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就有所体现。
相传,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是日本岛屿的创世神,二人既是兄妹,又在神话中成为了夫妻。那个时候,日本的土地还漂浮在海面上不稳定,于是天神派遣这对兄妹去稳定日本的国土。为了固定岛屿,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站在天浮桥上,向海中撒下天沼矛并搅动海水,终于创造出了淤能基吕岛,成为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兄妹夫妻不断地分开再相遇,每一次的相遇都会带来新的创造。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由于伊邪那美首先赞美了伊邪那岐,结果他们生出了一个畸形的孩子,最后被遗弃。当他们第二次相遇时,由于伊邪那岐先开口,岛屿和众神纷纷诞生。
不幸的是,伊邪那美在生下火神时不慎被火烧伤,最终死于疾病。自从伊邪那美去世后,伊邪那岐心情极为低落,愤怒于火神的出生,决定拿起剑追赶火神至冥界,希望能够找回失去的妻子。然而,当他终于在黄泉找到妻子时,伊邪那美已经吃过黄泉的食物,无法离开。她请求丈夫不要回头看她,但伊邪那岐忍不住转头,看到妻子满身蛆虫的恐怖景象,他吓得转身逃跑。妻子追来时,伊邪那岐用千引石封住了黄泉的路,阻止她继续追来。此举让伊邪那美愤怒并发下毒誓,表示每天将杀死一千个伊邪那岐的子民,而伊邪那岐则誓言,每天为她建造一千五百个产房,继续生育。
这对创世神不仅是兄妹、夫妻,还最终因无法和解而分裂。传说中,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所生的孩子,成为了日本皇族的始祖。
在早期的日本皇族中,确实存在着广泛的内婚传统。除了为了保持皇室血统不受外族干扰,这一做法也是为了维护“万世一系”的名号。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近亲婚姻成为了常态,兄妹、表兄妹,甚至叔侄之间的婚姻都并不罕见。例如,日本的第41代天皇持统天皇,她嫁给了自己的叔父天武天皇。而天武天皇的两个妃子竟然是他的亲姐妹,皇族的内婚状况十分严重。
昭和天皇是日本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他的大女儿也与皇族进行近亲通婚,结果生下的十几个孩子中,有的早逝,有的面容丑陋。根据日本皇室的照片,这些皇室成员常见的面部缺陷有大鼻子、没有下巴和地包天等问题。这些缺陷,通常被认为与皇室几百年来的近亲通婚有直接关系,导致了基因的畸形。
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他从小健康状况较差,和父亲一样有明显的下巴突出、牙齿下垂等缺陷。明治天皇与妃子所生的15个孩子中,有10个早逝,而剩下的也面临着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明治天皇的大儿子、大正天皇,虽然是唯一长大成人的男孩,但他也患有脑膜炎、糖尿病及精神病等多重健康问题。
这些例子表明,近亲通婚的危害是深远的,甚至日本皇室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我国盛唐时期,日本曾派遣年轻的皇族男子前往大唐,企图与唐朝的女子结婚,以改善皇室的基因问题。虽然这一措施短期内有效,但因种种原因,这种做法难以持久,最终皇室依然回到了近亲通婚的传统中。
直到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天皇,才首次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娶了一位平民女子美智子为妻,旨在改善皇室后代的基因。美智子出身富贵家庭,长相美丽,虽然她没有皇族血统,但却是名门之后。尽管明仁天皇的母亲反对,认为保持皇室血统是至关重要的,最终明仁天皇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最终美智子答应了婚事。
然而,美智子进入皇室后,过得并不幸福。由于出身平民,她在皇室中遭受了许多不公的待遇。明仁天皇的母亲不仅公开羞辱美智子的出身,还让她忍受了多次打击,最终美智子流产并被迫进入冷宫。尽管她曾为明仁天皇生下两个孩子,但她的生活依然充满痛苦,直到2000年明仁天皇的母亲去世,才结束了她多年的委屈。
2013年,美智子公开表示,自己如果去世,希望以平民身份安葬,而非与明仁天皇葬在一起。可以看出,她对于自己几十年所承受的委屈深感痛苦。虽然日本皇帝现在已经开始考虑平民出身的婚配,但美智子的经历却让许多人心生寒意。如今,谁还敢轻易嫁入皇室?
可以说,近亲通婚的传统是一种陈旧的陋习,源自封建社会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