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这一年注定了将成为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在这一年经历了诸多波澜壮阔的事情。
对皮定均而言,福建无疑是他的第二故乡。尽管他身为鄂豫皖地区的将领,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他长年在福建军区和福州军区任职。1969年,他因组织需要调任兰州军区,担任司令一职。而仅仅四年后的1973年,皮定均便重返福州,重新担任这一战略重要岗位的司令员。
韩先楚调离后,皮定均无疑是接任军区司令员的最佳人选。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福建一直处于战略前沿,与敌人展开了多次海上和陆地的交锋。皮定均不仅负责军区的作战工作,对福建及周边的海防建设和部队状况都了如指掌,这使得他在新的使命面前更加得心应手。
回到福州军区后,他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来适应,许多干部与他早已相识,且他之前仅调离四年,领导班子变化不大。因此,他迅速投入到抓整顿工作之中,确保军区的一切运转有序。
1976年2月,皮定均在北京参加会议时,因故延迟返回福建。他向军委日常工作负责人陈锡联请假,以便前往南京就医,然而陈锡联并不允许他去南京,强调作为主官的他可以在当地就地住院治疗。于是,他在3月住进福州军区总医院,开始了短暂的医疗休养。
尽管在医院接受治疗,皮定均对军区事务依然无法做到置身事外。7月7日,原本不需要亲临东山演习场的他,因这次演习涉及陆海空三军的联合行动,还是决定乘坐直升飞机从漳州赶往演习场。他坚信作为军区的主官自己应当亲自到场指挥。
但因当时的恶劣天气,福州军区空军不允许起飞。尽管如此,皮定均坚持要乘飞机沿着公路空中飞行,如遇不适则再改乘地面交通。于是,在福州军区空军一位副军长的陪伴下,他们在低能见度的环境下出发。然而,恶劣的气象条件导致飞机不幸与山体相撞,机组人员全员遇难。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军区上下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29军副政委宋清渭得知后,心如刀绞,难以相信这残酷的现实。几日前,他还曾探望这位老首长,听取了他的教诲与叮嘱,此时却成为永别,令他心中无比难过。
皮定均的影响力在他周围的人心中根深蒂固。回忆起皮司令的教诲时,宋清渭在回忆录中写到,每当自己面临困境或需做出重要决策时,皮定均那严谨而又慈爱的面容总会浮现在脑海中,给予他力量与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