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为什么越来越“神”?
创始人
2025-09-09 02:33:24
0

按照印度人民党的官方历史叙述,莫卧儿王朝与大英帝国一样,都是印度的外来统治者,都是骑在印度人民头上拉屎撒尿的可耻殖民者。

在许多激进印度教分子看来,捣毁清真寺、捣毁莫卧儿王室的陵墓,乃是令人自豪的反殖民运动。

但问题是,如果穆斯林是外来殖民者,那你雅利安人和印度教难道就是印度次大陆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吗?

所以今天有一些印度少数族裔大受启发,宣称我们是古印度河哈拉帕文明的后代,几千年来被雅利安入侵者殖民,被雅利安人强加了种姓制度,所以我们应该反抗雅利安人的残暴统治。

马克思曾说,“印度本来就逃不掉被征服的命运,而且它的全部历史,如果要算做它的历史的话,就是一次又一次被征服的历史。”

印度那个历史,也不光是历史,非常神,字面意义上的神。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人民党政府试图根据印度教民族主义历史叙事框架全面改写历史,甚至将史诗神话转变为历史事实,重建吠陀时代“罗摩之治”下的印度教国家。

罗摩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男主人公, 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全名为罗摩占陀罗,是为解救众神免于罗刹国王罗波那的暴虐而下凡的。

你把神话当历史就把神话当历史,吹罗摩就吹罗摩。但这玩意儿上来就跟伊斯兰教犯冲的。

伊斯兰教莫卧儿(Mughal)王朝首位君主巴布尔(Babur),在1527年下令修建的,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阿约提亚市。

偏巧按印度教神话记载,阿约提亚是罗摩出生地。

你说犯不犯冲?

可以说,别人的历史叙事是历史叙事,是民族国家建构,印度的历史叙事它不只是历史,更是神话,还有宗教问题。

这就会演变为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诸神之战。

你不要忘了莫迪这个人是怎么上位的。

早在1980年代,两大族群就因为犯冲的问题大打出手,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

冲突到1992年达到白热化,这一年的12月6日,在印度教右翼激进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的策划和组织下,

10万多名印度教徒云集阿约提亚市,其中数千名狂热狂热分子手持长矛、弓箭、斧头和锤子冲进巴布里清真寺,短短几个小时就把这座修建于16世纪的古建筑砸成一片瓦砾。

事件很快发酵成为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新一轮的大乱斗,急得国大党政府赶紧出面和稀泥,把巴布里清真寺遗址圈禁起来,防止印度教徒再进去作妖。

而莫迪老仙就是这次事件的骨干成员和重要组织者。这次事件让莫迪老仙在印度人民党中的地位直线上升,为他后来当选印度总理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2019年,在印度人民党的压力下,印度最高法院最终裁决将巴布里清真寺遗址移交给印度政府,由印度政府在原址上修建罗摩神庙。

这场因印度神灵与清真寺犯冲而引发的宗教战争,最终以印度教徒大获全胜而告终。

那神话当历史的事情也绝不会因为罗摩神庙的建立而终止。

莫迪老仙在众多场合的演讲中反复强调“婆罗多母亲必胜”,并宣称印度的大国梦就是恢复吠陀时代的历史地位,成为“世界领袖”。

所谓“吠陀时代”指的是,古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衰亡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将这一时段的史料保留在《吠陀》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中,故称作吠陀时代。

所以我们一般来说,把今天所谓主流印度文明称为“印度教文明”,跟那个中学历史上上说四大文明古国那个“古印度河文明”完全不是一回事,两者没有关系的。

所以为什么自打莫迪老仙当总理以后,印度对外不喜欢把自己叫作“印度”,而喜欢把自己叫作“巴拉特”(Bharat),其实Bharat的正确音译应该是“婆罗多”。

老仙的历史观奇葩到什么地步呢?

莫迪曾公开表示,“《摩诃婆罗多》里提到迦尔纳 (Karna)不是从他母亲肚子里生出来的,这就是说明那时 (印度)就已经有遗传学,这也是为何迦尔纳可以在母体之外出生的原因”;

莫迪还认为古印度时期医学发达,那时就有世界最早的头移植手术,“我们都崇拜象头神伽内什 (Ganesha),因此印度那时肯定已经掌握外科整形技术,才能把象头移植到人身上。”

莫迪在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时给当地新编的教科书写序,强调罗摩是世界上第一个驾驶飞机的,当时他带着悉多(Sita)驾驶飞机从斯里兰卡飞到阿约提亚,而且印度人古时候就已经掌握干细胞技术。

印度历史的吹嘘比“大明一鲸落,西方万物生”还离谱

在这个过程中,印度的历史叙事越来越神仙化,也越来越与穆斯林对立,

莫迪政府还通过国家教育研究和培训委员会项目对公立学校的教材内容进行大量修改,删除与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相悖的内容,替换成符合其历史叙事的版本。据统计,在2014年至2018年间,该项目对2005年至2009年间出版的182本教材累计进行了1334处修改。

修改新增的内容包括赞颂印度历史上的印度教统治者,将穆斯林统治者妖魔化和污名化,强调伊斯兰教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教,将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视为阴谋等等。

在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框架下,甘地和尼赫鲁等重要人物的历史地位被人为降低,却大大拔高了另外一群人,拔高了什么人呢?

比如萨瓦卡、海德格瓦(K.B. Hedgewar)、格尔瓦卡(M.S. Golwalkar)等人印度教民族主义代表人物的评价则过分拔高,甚至被奉为印度民族英雄。

萨瓦卡、海德格瓦、戈尔瓦卡这些人都跟国民志愿服务团有直接关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的波澜壮阔故事中,刘备的势力起初显得相当薄弱,常陷入困境,被逼迫到四处逃窜,拼命寻求自...
原创 这... 1950年,阔别故乡长达20年的罗通将军,在经过组织的同意后,终于带着妻儿重返他那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家...
原创 上...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灵前称帝 李嗣源) 天成元年,公元...
原创 这...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很多无奈的事情层出不穷。例如,昆明军区的副司令员田维扬就遭受到别有用心者的恶意中伤...
原创 儿... 引言: “什么?你说母亲北上找我去了?” 1949年的一天,华野一纵队参谋处处长蔡群帆回到老家...
原创 曾... 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最能够孕育出强悍的民族。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多个让中原王朝头痛的游牧民族。它们战马驰...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 建安年间的烽火,烧红了中原的半边天,也淬炼出无数英雄豪杰。在这乱世之中,常山赵子龙,宛如一柄出鞘的寒...
原创 清... 世间万象,皆有美的需求。这种追求不分贵贱,无论男女,人人皆渴望美好。而在女性的世界中,手,作为她们的...
原创 晚...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来不同的...
原创 奶... 爱新觉罗·溥任出生于一个令人瞩目的家族,然而他的生活却十分普通。1918年9月21日,在北京的什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