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啥把临时大总统让给袁世凯?原来早有约定
创始人
2025-09-08 08:34:46
0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最为困惑的恐怕就是“临时大总统”的归属之争了。此时,革命的胜利即将指日可待,各个省份纷纷宣布独立,清朝政府早已无力抵抗,灭亡完全是时间的问题,似乎局势一片大好。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孙中山先生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拱手让与了袁世凯,进而导致了未来数十年中国政局的动荡不安。

众所周知,孙中山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巨大,即便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亦未必能够轻易占据上风;如此轻易的妥协确实令许多人感到困惑,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要深入了解这一事件,首先需要从“临时大总统”这一职务本身所处的特殊背景说起。

在辛亥革命高潮迭起的时期,全国已有十七个省份积极投身于革命,他们聚集在南京,共同探讨新政府的成立事宜。议题涉及的内容有很多,如法律、政府构架以及权利的分配等等,但最为重要的问题只有一条,就是谁将担任这个新国家、新政府的第一任领导者。鉴于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发生政体的变革,各方未曾有过相关的经验,因此内心都充满不安和疑惑,因此在相关的安排中均添加了一个“临时”二字,比如临时政府、临时约法、临时大总统,目的便是为了日后有机会进行修改和调整。

然而,正因如此,临时大总统这一职位的稳定性堪忧,表现不佳者随时可能被替换,至于可供选择的人选主要有四位。第一位是参与革命并在湖北获得显著战功的黎元洪,第二位是革命党中的元老及知名人士黄兴,第三位是北洋新军的首领袁世凯,最后一位才是孙中山先生。至于为何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排名较后,原因显而易见:袁世凯在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真心支持共和,而孙中山身在海外,直到1911年12月25日才最终抵达上海。

虽然名义上最晚被提名,然而众人心中,孙中山的声望高于一切,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临时大总统。事实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依照1911年12月29日召开选举大会的结果,十七个省共投出了十七张选票,而孙中山就独揽其中的十六票,毫无疑问他当选临时大总统的地位已是马到成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前往南京举行就职仪式,自这一天起,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然而,好景不长,同年3月10日,他这一大总统的位置竟然被袁世凯所替代,这让人不禁感叹,事情发展得未免太快了吧?

而这一切的原因则与一项重要的约定有关。1912年1月22日,面对革命战争的胶着状态,孙中山公开发表了声明,表示如果袁世凯能够支持共和政体,并迫使清帝退位,他甘愿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并推荐袁世凯成为下一任领导人。对此,后来的学者进行分析,认为孙中山此举可能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他确实非常关心国家的未来,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宁愿放弃自己的权力;二则是他想要以此“挑拨离间”,试图通过这一承诺让清廷和袁世凯相互对立,削弱敌方的实力。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的预期,袁世凯展现出强大的决策能力,迅速在第三天号召北洋将领支持共和。到2月12日时,他成功迫使隆裕太后接受了优待条件,最终导致了清帝溥仪的逊位。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孙中山也唯有遵守此前的承诺,将这一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孙中山先生究竟是一心为公,还是在战略上失算了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世人都知关羽败走麦城,却不知他... 大家都知道关羽在麦城吃了败仗逃跑,但不清楚他当时被多少厉害的武将团团围住。 关羽是三国时期大家都夸赞...
原创 中... 现在啊,出国旅游可流行了,好多有钱人出去旅游,首选地就是欧洲。在这片古老的大陆上,游客能感受到法国的...
原创 李...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才女之一,常被誉为“学文弄墨女子中的佼佼者”。她的诗词造诣和辞藻华丽...
北周武帝宇文邕之死:历史谜团背... 【一、传奇帝王的崛起之路】 南北朝时期有个很出色的皇帝叫北周武帝宇文邕,他公元543年出生,是宇文...
原创 唐... 渭水岸边,刚登基的李世民签下屈辱条约。四年后,突厥可汗却在长安城下跪。 短短四年,从屈辱到威震草原...
原创 沙...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不仅可以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获得不一样的参与感,...
原创 他... 1947年8月,刘邓大军进驻大别山,晋冀鲁豫军区在后方成立了多个纵队,其中包括了8纵、9纵、10纵、...
原创 揭... 揭秘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差距:探寻真实的诸葛亮 参考《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 【一】智者的两副面孔 ...
古罗马的护民官:人民的代言人 盖尤斯·格拉古在父亲雕像前哭泣,B. 巴洛基尼雕刻,1849 年 护民官保护平民免受官员的任何滥用,...
中世纪对罪犯的惩罚 在中世纪,罪犯数量惊人,这主要是因为无责任感的特权给了他们犯罪自由。受到惩罚的总是贫民,王家贵族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