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政变,居然差点翻车?公元 249 年的高平陵之变,大家都说司马懿老谋深算,实际上,这场政变就是他 70 岁时的最后一搏,但凡曹爽硬气三天,司马懿就得凉!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司马懿装病装了好久,就等着曹爽带魏帝曹芳去洛阳城外的高平陵祭祀。曹爽前脚刚走,70 岁的司马懿后脚就跳起来发动政变,拿下了洛阳城,抢走了曹魏的军政大权。乍一看,司马懿这操作太牛了,仔细一琢磨,全是破绽!
先说兵力。司马懿手里能打的,就 3000 个死士。说是死士,其实就是司马家养的私人武装,连盔甲都没有,战斗力根本比不上正规军。再看曹爽,光洛阳城里就有上万正规军。而且曹魏调兵规矩很严,禁军得中领军、中护军、武卫将军三个人一起才能调动。司马懿不过骗到了中护军的符节,根本调不动禁军。他说掌控洛阳,说白了就是虚张声势。
再说曹爽手里的王牌 —— 魏帝曹芳。曹爽只是陪皇帝出去祭祀,手里攥着皇帝,怕什么司马懿和太后的诏书?考古发现,当时曹魏旧都许昌,武器和粮食比洛阳多得多。谋士桓范就劝曹爽,赶紧带着皇帝去许昌。到了许昌,以皇帝的名义发诏书,让各地将领勤王。像王昶、田豫这些大将,都是曹家提拔起来的,还有曹爽的堂叔夏侯霸,手里握着魏军精锐,肯定连夜带兵来救。到时候司马懿被包围,那 3000 死士跑得比兔子还快!
还有诏书这事儿。司马懿控制了太后,发诏书名不正言不顺。要是曹爽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书杀司马懿,司马懿手里的诏书就是废纸。洛阳城里的大臣,比如太尉蒋济、尚书令陈泰,虽然讨厌曹爽专权,但也不想让司马懿专权,更不会支持废皇帝这种事。当时曹家宗室在地方上还有不少势力,曹爽但凡用点心,局面就不一样了。
可结果呢?司马懿对着洛水发誓,说只要曹爽交权,保他荣华富贵。曹爽居然信了!他也不想想,司马懿都发动政变了,怎么可能留着他?最后曹爽投降,司马懿直接灭了他三族。这事儿说白了,不是司马懿有多厉害,是曹爽太蠢!
曹爽这一蠢,可把曹魏坑惨了。他不仅丢了曹家的江山,还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五胡乱华,中原大地陷入了几百年的混乱。要是曹爽当时硬气点,历史说不定就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