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中,我军曾组建了118个地方师,其中,六安红军游击师在皖西红军中占有重要地位,曾为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六安红军游击师的前身是六安河西游击大队。1929年11月7日,六安县江店、徐家集两个民团在六安中心县委的指导下发动了起义。起义成功后,这两支部队合并组成了河西游击大队,毛正初担任大队长,丁香墀则任秘书。经过努力,河西游击大队逐渐发展壮大,并于1931年2月在六安中心县委批准下,改编为游击师,正式成立了六安红军游击师。
六安游击师成立之初,兵力约为500人,师长由毛正初烈士担任,袁晓峰则兼任政委。毛正初,1901年出生于安徽六安徐集镇,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曾担任六安县徐集民团队长、六安红军游击师师长及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委员等职。毛正初是六安地区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他在黄埔军校之前,便与许继慎、王逸常、胡苏明等进步青年共同发动了驱逐六安知事骆通的运动,深受六安青年崇敬。
六安游击师成立后,毛正初带领游击队在淠河西岸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与国民党顽军的对抗中,逐渐积累了战斗经验,并带领部队发展壮大至3000余人。可惜,1931年秋,毛正初因整肃扩大化遭到冤杀,年仅30岁。
丁香墀,安徽六安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他曾任六安河西游击大队秘书、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委员等职。丁香墀是六安徐集农民运动的领袖之一,在六安民团起义时,他协助毛正初筹备粮饷,并为六安游击师的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惜,1930年7月,他在返回徐集途中被六安反动民团发现,不久便在六安县城遭杀害,年仅22岁。
六安游击师的组建为皖西革命根据地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然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摧毁我方的河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展开了第一次“围剿”。1931年3月,六安地区爆发了子河西农民武装起义,为了彻底击溃敌人并摧毁当地反动民团,毛正初带领游击师1000余人分三路袭击新安火神庙民团团部,首先占领了火星、郭店和单王等地区,并成功击退了反动会首赵培厚的骚扰。毛正初凭借巧妙的战术,接连夺取了六安数十个村镇,使得游击师的兵力进一步壮大。
1931年4月下旬,六安游击师改称为六安赤卫军总司令部,毛正初再次担任总指挥,张汉卿担任政委。改组后的赤卫军下辖四个团,兵力达3100人,并成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国民党安徽省主席陈调元调集重兵再度进攻六安游击队,毛正初运用诱敌深入战术,成功打败了敌军,粉碎了第一次“围剿”。
1931年5月,六安赤卫军统一会师于独山镇,并成立了六安县赤卫军总指挥部和县苏维埃政府。余道江担任政府主席,鲍益三任书记,朱雅清则担任皖西特委委员。余道江是六安郝家集人,1927年加入革命,长期在独山组织农民运动,为游击师的创建贡献巨大。然而,1931年秋,余道江因整肃扩大化而被冤杀,年仅34岁。
朱雅清,1900年出生于安徽六安,1928年加入革命,曾任中共霍山县委委员和中共独山起义总指挥等职。他是霍山农军的领导者,在六安游击师转战独山时,积极组织群众开辟游击区,为六安游击师壮大作出了显著贡献。可惜,1931年,朱雅清也因整肃扩大化而被冤杀,年仅31岁。
六安赤卫军组建苏维埃政府后,继续在1931年6月发动徐集、郭店等战斗,在毛正初的指挥下,赤卫军歼灭敌军700余人,兵力增至5000人以上。经过河东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再次煽动六安、寿县和霍邱等地的反动民团对我方河西根据地发动进攻。为彻底消除敌人的反抗,毛正初带领独立团在郭店子一带严阵以待,待敌军全线进入包围圈后,指挥部队先发制人,将敌军1200余人全歼,反动会首赵厚培也被击毙。
在郭店子战役胜利后,毛正初集中兵力,发起对敌军最后据点水圩子的进攻。在红军赤卫军的猛烈进攻下,水圩子守军500余人全部被歼灭,河西最顽固的匪首陈玉堂也被我军成功击毙。
1931年秋,六安赤卫军编入红军第25军,六安游击师的历史使命宣告结束。回顾六安游击师的早期历程,其四位负责人中,三人不幸遭冤杀,一位则英勇牺牲。尽管如此,这支部队依然为人民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将永载史册,成为革命历史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