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随着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达成,南方八省的游击红军得以整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后,迅速集结在皖南一带,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并不欢迎新四军的崛起,他们害怕新四军的发展壮大,开始不断破坏新四军的抗日行动,甚至在1941年制造了震动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皖南事变发生期间,新四军遭遇了致命的打击,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支建制部队成功突围,这支部队便是新四军第一纵队的第一团。带领这一团突围成功的,是当时的团长张铚秀。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张铚秀,1915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他在1933年加入了红军游击队,次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时,他在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十九团七连担任排长,后来又担任副连长等职务,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
1935年,张铚秀随红六军团参加了伟大的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成功会师,长征终于画上了句号。长征结束后,张铚秀先后进入了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学习。1938年,他被派往湘赣根据地,协助组织和领导当地的游击红军进行改编。此后,张铚秀担任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的侦察参谋和第二团第一营的营长等职务,并带领部队前往皖南一带,积极响应抗日救国的号召。
1939年,张铚秀随军挺进苏南地区,参与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他不辞辛劳地投入到根据地建设之中,为根据地的壮大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就在这段时间,新四军进行了整编,张铚秀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纵队新编第一团的团长。在担任新一团团长期间,张铚秀亲身经历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在皖南事变分散突围阶段,张铚秀接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掩护老一团和支队队部成功突围。接下来的日子里,张铚秀带领着1200名新一团的战士,与敌人展开了血战,长达八天八夜,打退了敌人的一波又一波进攻。在这期间,他全力以赴,保护其他队伍的成功突围。然而,敌强我弱,很多突围的建制部队被再次包围,遭遇了严重的损失。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张铚秀的队伍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他依然顽强地坚持与敌作战。为了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张铚秀带领部队边打边撤,他们昼伏夜出,没有食物时就吃野菜,依靠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成功突破国民党的包围圈,从皖南地区一路行军,经过繁昌,最终在江岸边成功渡江,赶赴巢湖和无为根据地与兄弟部队汇合。
值得一提的是,张铚秀领导的这支队伍,是皖南事变期间新四军唯一突围成功的建制部队。事后,张铚秀继续担任新四军第七师十九旅的参谋长,并在山东野战军担任第七师十九旅副旅长兼参谋长等职务,积极投入到华东战场的抗战中,歼灭了大量敌人,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铚秀依然没有停下为国家奉献的脚步。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卫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朝鲜战争结束后,张铚秀回国,出任二十六军军长,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随后,他继续在军事建设中贡献力量,先后担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务,为我国的军队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及军区的精简整编等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2009年,张铚秀因病去世,享年94岁。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留下了不朽的历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