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人范蠡:藏在四句遗言里的处世智慧
创始人
2025-09-08 01:32:37
0

在中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范蠡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存在之一。这位辅佐越王勾践实现“三千越甲可吞吴”壮举的传奇人物,其智慧与谋略远超诸葛亮,被后世誉为“谋圣”。他不仅能在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助勾践复国称霸;更能在商海浪潮中乘风破浪,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登首富之位。临终前,范蠡拉着儿子的手,留下四句振聋发聩的箴言,道尽了为人处世的精髓,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祸从口出:慎言方能行稳致远

商鞅变法,本是强国之举,却落得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究其根源,在于他行事过于刚硬,不留余地。变法时,商鞅当众斥责老臣为“蛀虫”,虽直指时弊,却因言语过于直白、打击面过广,得罪满朝文武,最终孤立无援。反观范蠡,在越国为大夫时,即使是向越王进谏,也是毕恭毕敬跪着陈述:“大王,昨夜臣梦见吴王夫差在练兵。”真正的智者,懂得“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嘴上留三分”。他们深知,真话不必全说,假话坚决不说,这才是安身立命的处世之道。

贪欲反噬:知足才能长乐久安

秦始皇一统六国,登上皇位后,仍不满足,妄图寻得长生不老之药;和珅富可敌国,家中白银多达八亿两,却仍贪得无厌,连军饷都不放过,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范蠡却截然不同,助越王灭吴后,他果断辞官,甚至放下了美人西施。他深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祸”的道理,明白打天下易,守天下难,功成身退才是保全之道。在商业领域,他也遵循天道,做生意赚十钱只取七分,余下三分回馈天地。这种克制贪欲、适可而止的智慧,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骄矜致祸:谦逊才可避祸消灾

关羽武艺超群,却因沉醉于东吴“美髯公”的夸赞,骄傲自满,最终败走麦城;韩信明知刘邦忌惮他的才能,仍自恃功高,口出狂言“带兵多多益善”,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范蠡则时刻保持谦逊低调,即使成为首富,也身着粗布麻衣,见人先行礼,甚至对乞丐都以礼相待。他深知“亢龙有悔”的道理,明白越是得意之时,越要保持清醒,不可骄矜自满。

执念误身:放下才能自在洒脱

李斯年轻时本是个安稳的仓库小吏,却一心追求“人上人”的生活。为达目的,他害死同窗韩非,最终自己也落得个满门抄斩的结局。临终前,他悔恨不已:“好想从前牵大黄狗出东门去打猎啊。”范蠡则能拿得起、放得下,越国复国后,他毫不犹豫选择隐退。儿子在楚国犯下杀人罪,他宁可花钱营救,也不愿动用旧有关系。他明白,执念如同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范蠡留下的这四句箴言,犹如四剂解药,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开口前,先思量话语是否得当;心动时,不妨延迟满足,待三天后再做决定;得意时,切勿忘形,看清脚下的路;执着时,权衡利弊,莫让执念赔上一生。

人生在世,处处离不开与人打交道。若不懂得人性,便容易在生活中四处碰壁,碌碌无为。《人性》一书,将人情世故、人心复杂剖析得淋漓尽致,其中涵盖了做人、处事、沟通、博弈、防身、化解等诸多方面的方法与手段。它告诉我们,唯有顺应人性,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事半功倍。愿我们都能从范蠡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读懂人性,悟透人生,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叶店加盟十大品牌推荐:202... 随着茶文化消费升级与健康理念普及,茶叶加盟市场持续升温。为助力创业者精准布局,本文综合行业数据、品牌...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卓越的剑客,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王越和史阿。史阿,魏文帝曹丕的剑术老师,也...
原创 太...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宣告建立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作太平军。尽管起初太平天国势如破...
原创 海... “海底真会有人住吗?”琼洁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她手中捧着一本历史书,这本书讲述了明朝...
原创 十...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书友推荐十二本非常经典的宋朝历史小说。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历代...
原创 朱... 据民间史书记载,朱元璋,历史上最不幸的皇帝之一,曾在年轻时差点死于饥饿,一度饿得奄奄一息,差点死在路...
原创 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歌呈现出曹操作为三国历史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形象。曹操在后人眼中被誉为一代...
原创 他... 本期文章将带您深入了解原空军副司令员、空军中将杨东明的精彩人生历程。 1949年,杨东明出生于一个军...
原创 2... 2011年,黑龙江省方正县的一块石碑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座由汉白玉和青石打造的石碑,据说价值高达70...
原创 毁... 毁掉北魏的六镇起义:历时仅七年,却影响后世三百余年 公元523年,北魏的六镇边塞遭到柔然人的侵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