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关于日本人的研究引发了日本学术界的广泛争论。研究通过DNA检测揭示了现代日本人基因的来源,其中古坟人(Jōmon人)占比约71%、绳文人占13%、弥生人占16%。这个结果让那些世代传承着“日本始祖徐福后代”信仰的日本人感到震惊,许多人产生了认知危机,觉得自己曾经被误导,产生了文化上的代沟。
“始祖”这一概念对日本人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话题。传说中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大帝几乎被视为日本民族的信仰象征,然而在日本这片山脉纵横的列岛上,却找不到任何关于神武大帝实际存在的证据。这个悬而未解的问题困扰了许多日本学者。
为了破解这个谜团,有学者决定采用最直接、最科学的方式——DNA检测来还原现代日本人的血统来源。考古学家们根据研究发现,日本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约1.3万年前的弥生时期。当时,虽然中国周边的骑射大军正横扫东亚,而日本本土的居民还处于初期阶段,进行着毛遂自荐般的个人祭祀,主要通过像高丘墓这样的公共墓地进行。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关于日本古人的考古遗迹逐渐稀少。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日本人的起源,考古学家们开始把目光转向日本史上最早的武士阶层——弥生人。弥生人不仅统一了当地原住民,还逐渐压制了他们的言论自由。通过对日本史前遗物的研究,学者们将日本的史前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石器时代、弥生时代、弓矢时代和铁器时代。
前三个阶段较为古老,而从弓矢时代到铁器时代,文明发展开始突飞猛进,每个阶段之间的转折点都异常明显。石器时代无疑是最古老的时期,但对于这些久远历史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始终没有能提供一个确凿的解释。看似简单的答案,实际上却掩藏着无法破解的谜团。
事实上,日本前四个时期的划分,源自于西方学者对东亚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研究。对于西方学者来说,日本列岛像是东亚石器时代的最后遗存,是他们设想中的“东亚石器时代大本营”。但生活在恒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东亚古代学者们对此并不认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类居住遗迹被发掘,原本的理论逐渐被推翻。
每年11月11日,日本人都会举行一项传统的祭祀活动——“始祖祭”,很多家庭都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坟祭拜祖先。然而,这种祭祀活动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进行的。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屿,且自然环境优越,是否存在公共的祭祀坟地,成为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学者们开始了一项名为“弥生盛时期研究”的项目,试图通过调查遗物和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弥生时期日本人的文化和态度。
然而,研究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虽然弓矢时代的日本人已经有了初步的民族意识,但在弥生时期,遗物的数量和实际文化活动却相当有限。这一发现揭示了西方学者在解读日本史前时期时的偏差。幸运的是,这种误差并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并未引发太大争议。
虽然西方学者误将东亚大陆的文明认定为日本列岛的源头,日本学者也未能准确划分自己的史前时期,但现代日本人的基因来源仍然表明他们有着东亚大陆的血统。尤其是在日本列岛东北沿岸地区,古坟人的化石代表了早期的东亚人种。自4万年前以来,日本列岛经历了冰川时期,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整个岛屿的面积缩小至如今的三分之一。冰川时期的严寒使得当地动植物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居民们不得不在生存压力下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
为了应对严寒的挑战,古代居民甚至不得不食用因冻死的邻居的尸体。随着地下墓穴的发掘,学者们终于揭开了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古代居民的身份谜团——他们是东亚人种,古坟人的血统开始浮出水面。随着冰川时期的结束,海平面上升,古坟人逐渐从东北沿岸地区传播到全国,最终形成了覆盖整个日本的文化大一统。
这项研究无疑对日本人产生了冲击,尤其是对于那些崇拜古代“始祖祭”的人来说,他们对古坟人的起源产生了不满。但不仅仅是古坟人,绳文人这一血统也在日本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DNA检测显示,绳文人和古坟人之间的差异并不像传统说法那样大,因此这一神秘血统的观点迅速被推翻。
然而,令人震惊的发现随之而来。DNA检测结果显示,现代日本人最核心的血统来源竟然是弥生人!这一结果彻底颠覆了日本人对于自己祖先的认知。现代日本人并非自认为的始祖后代,而是与东亚大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血统联系。这个发现令日本人难以接受,许多人深感震惊,认知危机和对传统信仰的疑惑逐渐蔓延开来。
古坟人作为东亚人种这一事实早已不容争议,绳文人和弥生人也可以被视为古坟人的亲属。然而,现代日本人为何以弥生人为主要血统来源,却没有明确的科学解释。自幕府时代以来,日本学者就此展开了多种猜测,其中一种最为流行的理论是,弥生人的血统来源于中国的汉人。
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日本列岛和中国大陆的距离并不遥远,但由于太平洋水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有限。因此,弥生人的血统可能源自中国汉人的说法得到了部分学者的支持。尽管这一观点尚未得到确凿证实,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有可能揭示日本人血统的真正来源。不过,即使科技再发展,史前时期东亚人员流动的细节恐怕仍难以完全解答,或许这一谜团将永远无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