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年困难时期,朱德收到一笔30万巨款,朱:一分不留,全部买书
创始人
2025-09-07 05:02:36
0

1959年3月的一天,朱德元帅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电报。电报中提到,大使馆一直保管着一笔属于朱德副主席的稿费,折合人民币约30万元,请示朱德如何处置这笔款项。

大使馆进一步说明,这笔钱已在大使馆存放了两三年。之前曾多次向朱德请示过,但他一直未作指示,因此现在再次请求指导。考虑到国内正处于困难时期,特别是由于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等问题的影响,百姓的生活困顿,中央领导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朱德在看过电报后,陷入了沉思。很快,工作人员也得知了电报的内容,大家都感到惊讶和喜悦。大家心里清楚,朱德家中有二十多口人需要养活,而他和爱人康克清的工资常常捉襟见肘,尤其是在当时这种困难的经济形势下,情况更为严峻。

然而,让大家没有料到的是,朱德沉思片刻后,便向工作人员下达了指示:立即回电给大使馆,表示这笔钱一分也不留,全权委托驻德国大使馆用这笔稿费购买各类书籍,书籍应涵盖医疗、冶金、建筑等多个领域,并且要选择具有权威性的书籍,最后将这些书籍无偿捐赠给全国的图书馆和科研院所,供人们学习和参考。

工作人员感到难以理解,毕竟这是属于朱德的稿费,为什么不留一些呢?哪怕留下一部分,也可以用于自己的家庭,为什么要一分不留呢?然而,这正是朱德的高尚品质。在困境中,他始终坚持与国家、人民同舟共济。这也反映了朱德的品德——始终把国家和人民放在首位。至于这笔稿费究竟来自何方,大家也非常好奇。

大家知道,这笔稿费的来源与一位著名的外国朋友密切相关。她就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史沫特莱在中国工作了多年,特别是在革命斗争中,她对中国共产党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坚信中国的红色革命和共产党的理念。她曾在延安度过近一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她与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领导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史沫特莱与朱德总司令的关系尤为密切。她觉得朱德总司令待人宽厚,工作无私,性格亲切温和,毫无架子。而且朱德曾出过国,视野开阔,胸怀广阔,令人敬佩。实际上,在她到达延安之前,史沫特莱曾看过一些中共领导人的照片,朱德的外表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当时觉得朱德显得粗犷、不太像领导人,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没想到,当她见到朱德本人时,却发现他完全不同于自己预想的形象,这让她感到非常亲切。

于是,史沫特莱主动提议采访朱德。朱德却谦逊地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可以讲,建议她采访其他领导人。史沫特莱知道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怎能没有故事可说呢?于是,她便常常找朱德聊天,把采访变成了轻松的交谈,朱德也乐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与她分享自己的经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史沫特莱收集了大量关于朱德的革命事迹资料,并对朱德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她决定将朱德的事迹写成一本书。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中央考虑到史沫特莱的安全问题,决定护送她离开延安。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宣传中国共产党,之后她又来到了新四军,最终回到了美国。无论她走到哪里,她都在整理和撰写朱德的事迹。

后来,史沫特莱终于在英国完成了朱德传记《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然而,史沫特莱的健康一直不佳,完成这部传记后,她的身体急剧恶化。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立下遗嘱,表示自己希望将来死后将骨灰埋葬在中国,因为她认为只有在中国,她的灵魂才能安息。同时,她也安排了朱德关于传记稿费结算的事宜:所有稿费都应归朱德。

1955年,《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首先由日本作家、史沫特莱的好友石垣绫子翻译成日文出版,后来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书籍的稿费共计95008.30马克,折合人民币约30万元,出版机构在1958年将这笔款项全额转交给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一年后,驻德大使馆向朱德请示如何处理这笔款项,才有了故事的开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兵... 西汉丞相萧何与同朝的兵仙韩信,被并列为“汉初三杰”,一文一武,互为补充,共同辅佐刘邦登基称帝,奠定了...
原创 西... 屯田制度是西汉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危机、维护社会秩序、稳固政权等方面发挥了至关...
原创 程... 秦琼在历史上为瓦岗军、大魔国以及唐朝担任了“兵马大元帅”,这个称号来源于隋唐英雄类的小说,但从实际官...
原创 若...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死令无数人感到惋惜,因为他被认为是当时蜀军最出色的战将,许多人相信,如果他活着...
原创 复... 最近,复旦大学进行的一项基因检测研究,将原本毫不相干的汉高祖刘邦与成吉思汗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据检测...
原创 隋... 隋朝建立后,杨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便是消灭陈朝,实现天下统一。这一目标在隋朝初期的朝堂上引发过激烈...
原创 他...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可谓是一个熙熙攘攘、繁华似锦的大都市,商贸发达,文人墨客,仕途官员,似乎每个...
文物“全科医生”:让历史精彩地... 对于李苗苗来说,修复的不仅是器物,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与情感。( 记者 马丽 摄) 在寇淑愉看来,...
【AI唤醒长安梦】唐代女俑“活... 贵州省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过来了”? 在静谧的展馆中,女陶俑、青铜车马、精美的鹭鸟纹蜡染衣裙、华贵的...
原创 从...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身处险地 李嗣源) 叛军合围,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