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朝宗(1861~1943),乳名汤生,派名世尧,册名朝宗,字雨丞、宇澄,道号大中,斋名四勿轩。父亲江绍荣,世代为农。江朝宗祖籍安徽宣城旌德县江村,出生在安徽六安西乡麻埠镇。由于排行第四,人们通常称他为“四先生”。他是北洋时期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身世却颇为复杂,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人物。早年曾追随台湾巡抚刘铭传抵抗法军,后又投靠直隶总督袁世凯参与小站练兵。尔后,江朝宗通过拍马屁、勾结不同势力,爬升至汉中总兵,还曾代理黎元洪内阁总理,并最终投靠日本成为伪北平市长。江朝宗的一生,几乎是极致的趋炎附势,左右逢源,他的官场生涯就像是一本投机取巧的教科书。1943年9月,他在临终时,竟然笑着说:“我虽然是被人唾弃的叛徒,但我已经82岁了,值得了!”
一、早年从军,投机钻营
江朝宗早年曾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尽管因家庭变故早早辍学,但他依然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启蒙,并且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正楷字。由于此时的继勋典铺需要人手,江朝宗便被领班吕宓堂收作学徒。继勋典铺位于麻埠镇,是清末淮军将领刘铭传开设的,而当时刘铭传正因病在家。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台湾危在旦夕。刘铭传应命赴台湾督办军务,江朝宗也随刘铭传的副将蒋福前往台湾投军,参与抗击法国侵略者。随着刘铭传成功克复基隆,江朝宗被升为海军管带。
然而,在中法战争暂时平息后,台湾并未能彻底安稳。日本觊觎台湾已久,派遣大量间谍刺探军情。江朝宗在这个时候由于对金钱的贪婪,选择背叛,出卖了台湾的军事机密给日本人。此事暴露后,刘铭传将他囚禁在死牢,江朝宗通过贿赂刘铭传的心腹蒋福,得以保命,并最终被逐出台湾。1889年,江朝宗转投天津绿营,成为参将高孝承的文书。他聪明机警,文笔流畅,很快便受到高参将的赏识。
有趣的是,江朝宗的进步并非只是因为他卓越的才华,更因他极其擅长投机和拉拢有权势的人。在天津,参将高孝承的独生女尚未出嫁,江朝宗则通过巧妙手段,使高参将误以为自己是未婚男子,最终顺利成为其女婿。通过这层关系,江朝宗不仅获得了社会地位,还借此获取了更多的资源。他不久便通过刘春甫与袁世凯建立了联系,进入了袁世凯的军中,成为袁世凯的重要人物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江朝宗因参与镇压义和团而获得“功勋”,被袁世凯保举升为同知并赏戴花翎。接下来的几年里,江朝宗在袁世凯的培养下,一步步爬升,最终成为京畿陆军各镇督练处参议官。
二、步军统领,恃强敛财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北洋新军成为清廷镇压辛亥革命的主力。袁世凯受命再次出山,挽救危局。随着局势变化,江朝宗也随之调整了自己的立场。革命军在多地的成功引发了陕西的起义,江朝宗却带兵镇压了陕西的革命力量,屠杀了上千名起义者。最终,当革命力量逼近汉中时,江朝宗选择弃城而逃,返回北京,依然试图重新靠近袁世凯。
然而,袁世凯已经成为大总统,江朝宗此次投靠却遭到拒绝。于是,他又转向袁的亲信赵秉钧,通过行贿和献殷勤再次获得机会。1912年,江朝宗成为京畿步军统领,掌控了北京的安全和警卫,成为实质上的“九门提督”。这时,他还通过关系成为北京安徽会馆馆长等职位,广泛结交各方势力。
同年,孙中山抵京与袁世凯谈判,江朝宗被指派监视孙中山的动向。他的投机手段和官场手腕使得他在政界积累了大量财富,逐渐成为京城的一个显赫人物。
三、出任总理,为虎作伥
袁世凯的称帝野心愈发明显,江朝宗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袁的阵营里,热衷宣传袁的帝制计划。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时,江朝宗被任命为帝制筹备处成员之一,并被封为一等男爵。然而,袁世凯的称帝计划遭遇全国范围的强烈反对,最终他死于气郁。此时,黎元洪成为民国大总统,但由于北洋政府内部斗争激烈,江朝宗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权力的舞台上。
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争斗让江朝宗借机出手,在1917年成为国务总理代理,且迅速签署了“解散国会”的命令。尽管这一职位只持续了12天,江朝宗的投机手腕依然帮助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四、张勋复辟,倒行逆施
1917年,张勋发动复辟,试图恢复清朝帝制。江朝宗也在张勋的指挥下,配合复辟行动,成为清朝复辟集团的重要成员。张勋一度成功进驻北京,溥仪被恢复为皇帝,而江朝宗也被任命为崇文门监督等职位。然而,这一复辟行动遭遇了全国范围的强烈反对,并最终在短短12天后被推翻。
五、迪威将军,晚节不保
复辟失败后,江朝宗失去了大部分权力。他被任命为“迪威将军”,这一职称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实际上只是权力衰退后的一个象征性头衔。1920年,江朝宗退出了政治中心,尽管他仍尝试通过自己在皖系的关系谋取一些影响力,但此时的他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