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56年春天,陕西咸阳的考古学家们在土地下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墓穴。通过初步的分析和研究,专家们判断,这座墓属于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杨玉环。然而,当专家们小心地打开棺椁时,眼前的景象却令所有人震惊。
这座被认为是杨玉环的墓葬中,竟没有任何遗骨,只有一些衣衫残破的衣物以及几件随葬的珍贵物品。究竟发生了什么呢?难道如同流传的传闻,杨玉环真的没有死于马嵬坡?
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16岁时,她被寿王选中,并被册封为寿王妃。寿王的母亲武惠妃是唐玄宗宠爱至极的妃子,宫中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皇后。
开元二十五年(736年),18岁的杨玉环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武惠妃去世,唐玄宗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之中。他在后宫中游走了许久,却始终未能遇到一位令他动心的女子。据《旧唐书·后妃传》记载:“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意思是,曾有奸臣向唐玄宗进言,称寿王妃的美貌堪称倾国倾城,建议召她入宫,同时隐瞒了她已是李瑁妻子的事实。
唐玄宗早已对杨玉环心生倾慕,听闻此言,他欣然同意,立刻准备召她入宫。为了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他以给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指令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并赐号“太真”。同时,他还强行为寿王册立了新王妃韦氏。
一个月后,杨太真被册封为贵妃,时年27岁,而唐玄宗已经61岁。杨玉环此时成为了寿王李瑁的庶母。宫中人们称她为“娘子”,她所享的礼遇几乎等同于皇后。
从此,杨玉环成为了唐玄宗的宠妃,二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清君侧,诛杨国忠”的旗号起兵谋反。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堂兄,因她的关系被唐玄宗任命为高官,朝廷中不少官员因此对他不满。
为了躲避安禄山的追击,唐玄宗带着杨玉环和杨国忠连夜逃离长安。途中途经马嵬坡时,禁军哗变,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为了保命,赐给杨玉环白绫。年仅38岁的杨玉环便在一棵梨树下香消玉殒。
大军继续前行,唐玄宗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留下了杨玉环孤零零的尸体。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回到长安,他派人前往马嵬坡寻找杨玉环的尸体,但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杨玉环的坟墓只是一个衣冠冢,里面并没有她的遗骨。
那么,这座空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为什么杨玉环的遗骨会不在其中?
由于杨玉环是个绝世美人,世人理应希望她有个美满的结局。于是,关于她未死的故事流传了许多版本。
其中有一种说法,称杨玉环为了平息士兵们的愤怒,假装自杀,实则服用了能使人昏睡的药物。等到军队离开后,她便恢复了意识,开始过上隐姓埋名、宁静平凡的生活。
根据这一版本的说法,又有一种延伸的故事称,杨玉环在假死之后前往日本,受到了日本贵族的热情款待,最终在日本度过了余生。
时至今日,日本人依然深爱着杨玉环,并且相信她确实曾假死东渡,在日本度过了平凡的晚年。甚至有日本女星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
然而,这一传闻并没有史料支持,反而与中国的史料相矛盾。根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曾确实派人寻找过杨玉环,不过他们寻找的却是她的灵魂。
据说,当唐玄宗已经年逾七十,失去了权力,整日无所事事时,他开始回忆起与杨玉环的往昔情缘。为了能够再次与她相见,他找到道士鸿都客,请他为杨玉环招魂。鸿都客成功召唤了杨玉环,并为唐玄宗留下了一炷香的时间让他们交谈。没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只知道自那以后,唐玄宗不再畏惧死亡,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由此可见,杨玉环在马嵬坡时确已去世,她不可能前往日本。因此,“杨贵妃东渡”的故事,充其量只是人们对她美好命运的美好幻想。
无论历史的真相如何,杨玉环那一抔黄土,一座空冢,以及她生前无与伦比的风华,都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