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中山与隆裕太后相逢,隆裕太后:应该你跪我,还是我跪你?
创始人
2025-11-22 23:01:40
0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也在推翻清朝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清朝的实际掌权者隆裕太后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二人几乎互不相容。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两人有机会见面呢?

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是溥仪,他在1908年11月即位时只有三岁。当时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他们在临终时指定了溥仪继位。然而,这个三岁的小孩完全不懂治国理政,每天的生活都需要太监和宫女的照料。尽管他成为了皇帝,但他无力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只能无助地哭泣。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空缺,溥仪的父亲载沣被任命为摄政王,负责管理政务。

这一决定让很多历史学家感到疑惑。尤其在宪政的呼声越来越高,革命党接连发动起义的背景下,让一个年幼的皇帝继位,无疑向外界传递了大清朝已经无人可用的信号,这自然会动摇民众对清朝的信任。许多人猜测,如果当时让载沣直接继位为皇帝,或许清朝还能多挣扎一段时间。

果不其然,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局势迅速动荡,袁世凯重新出山,北洋军的将领们开始对清朝的命令置若罔闻,表现出对袁世凯的忠诚,而非对朝廷的忠诚。袁世凯暗中与南方的革命党接触,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原本应成为清朝重要依靠的宗社党在关键时刻未能发挥作用。革命党给予袁世凯大量支持,并且接连暗杀了宗社党内的重要骨干,像良弼等人。那些政治立场不坚定的清朝高官,为了自保,纷纷选择了迎合革命力量,载沣最终决定彻底退出,甚至宣布解散皇族内阁。

载沣将国家的重担交给了隆裕太后,希望她能够创造奇迹。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她承载着延续清朝的希望。她也渴望成为像姑妈那样的女强人,力挽狂澜。然而,命运并未眷顾她,民主的浪潮愈演愈烈,隆裕太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清朝走向灭亡,自己也束手无策。

1912年2月,在武昌起义发生四个月后,袁世凯在南方政府的压力下与隆裕太后签署协议,宣布溥仪逊位。在这四个月里,发生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情,其中之一便是孙中山再次进京。

孙中山一生中曾多次进京,这座古都与他有着深厚的渊源。早在1894年,年仅38岁的孙中山带着救国之策和改变中国的雄心,第一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当时,作为一名医学生的他,已经开始关注政治。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清政府腐败无能,像一位重病患者,生命垂危。

孙中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拯救这位濒临死亡的国家,他给清廷开出了一剂药方——一封长达十几页的《上李鸿章书》,详细阐述了欧洲列强崛起的原因,指出其制度的先进性远比武力强大更为重要。他坚信,只有借鉴西方的先进制度,实施改革,才能让中国重新振作。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孙中山想要将这个建议传达给清朝政府,困难重重。面对慈禧和光绪,他根本无法见到他们。因此,他选择通过与李鸿章的关系,将书信送到李中堂手中。在盛宣怀的介绍下,孙中山终于在1894年6月准备面见李鸿章。

然而,命运并没有眷顾他。当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李鸿章急需处理朝鲜的局势,而日本也趁机派兵进攻。李鸿章的精力早已被朝鲜问题占据,根本无暇理会孙中山的书信。即使有盛宣怀的推荐,孙中山最终也未能见到李鸿章,只能把信交给别人转交。遗憾的是,这封信像石沉大海,李鸿章并未作出回应。这次进京,孙中山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让孙中山深受触动,他开始意识到,指望清朝自我改革几乎是痴人说梦,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这也成为了他立志推翻清朝的动力之一。经过多次挫折,革命终于取得胜利,清朝被推翻,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然而,清朝的灭亡并非完全由革命党直接推翻。事实上,革命的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他借助革命党的力量,迫使隆裕太后交出政权。为了避免政治纷争,孙中山在1912年2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把大权交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在这一年内得意忘形,逐渐为称帝铺路。虽然他清楚自己曾是清朝的旧臣,声名不佳,且与孙中山的声望差距悬殊,但他依然低调隐忍,打算通过伪装成进步人士,为帝制复辟铺路。

在民众的强烈支持下,孙中山选择了妥协,将总统职务交给了袁世凯。为了安抚舆论,袁世凯特意邀请孙中山进京相见,表示对他的尊重。1912年8月24日,时隔八年,孙中山再次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当晚,袁世凯为孙中山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并多次赞扬孙中山的伟大。

在与袁世凯的多次会谈后,孙中山认为袁世凯真心支持共和制度,因此决定公开宣布退出政坛,专注于铁路建设,并接受了筹划全国铁路全权的职务。与此同时,袁世凯内心的帝王梦已经悄然萌生。

然而,这时的孙中山并没有时间去见一个已经失去权力的太后。毕竟,清朝已经灭亡,隆裕太后不再掌握政权,也没有任何官方职务。即使两人见面,孙中山也只能以西方文明礼仪来应对,而不会像传统中的那样进行跪拜礼。如果真有见面,隆裕太后也只能点头示意,已不再具备任何威慑力。 隆裕太后对清朝的灭亡心情沉痛,她对孙中山的仇恨也在逐渐加深。最终,在清朝灭亡一周年之际,隆裕太后去世,享年45岁。她的命运与慈禧太后相似,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即使慈禧复生,也无法逆转时代的大势。 这段历史,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落幕,也见证了孙中山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也在推翻清朝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清朝的实际掌权者隆裕太后之间的关...
原创 中... 真是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说中国的外交不尊重日本了,还说中国外交官双手插兜是对日本的冒犯,真是不知道这群...
原创 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白起与韩信这两位传奇名将如同闪耀的星星,各自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的...
冯德莱恩对华战略彻底失败,机关... 近年来,欧洲在处理对华关系中的策略似乎走进了一个“黑暗森林”,冯德莱恩所推行的“去中国风险”战略不仅...
高市早苗启程飞赴G20,日媒疯... 哪怕我国外交部已经再三强调中方没有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领导人的安排,日本方面仍未放弃搞“碰瓷...
宁夏回族自治区网信办主任宋世文...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官网“机构职能信息”栏目更新显示,宋世文已任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
中国对日本下狠手,一个“老朋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不久前提出的“台湾有事即是日本存亡危机”的言论,引发了中日关系的剧烈波动。此言论不仅...
赖清德没想到,大陆大手一挥,给... 国台办宣布,从11月20日起,大陆要增设给台湾同胞办理一次有效台胞证的口岸,口岸数量增加至100个。...
G20宣言破例首日表决,压倒性...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1月22日至23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在南...
6500万镑!利物浦锁定塞梅尼... 在即将到来的转会窗口中,利物浦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塞梅尼奥身上。这位年轻的前锋以其出色的表现吸引了众多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