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临终前,写了“三”字,敲木床头!旁边秒懂:要日本人的书
创始人
2025-09-06 18:02:55
0

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的身体状况已非常危急,他时而清醒,时而陷入昏迷。在每一次清醒的瞬间,毛主席总是抓住机会,做两件令他牵挂的事情:审阅文件和阅读书籍。这成了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执着追求。

在1976年9月7日的那天,毛主席再次苏醒时,及时发出信号,请求工作人员为他拿来书籍。在他能够发声的时间已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他做出了一个特别的动作。他颤抖的手写下了一个“三”字,随后用手轻轻地敲击着木制床头。旁边的工作人员瞬间领悟,这个字的背后暗示着毛主席想要阅读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籍。

当工作人员迅速找来关于三木武夫的书时,毛主席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满足的表情。然而,对于一个处于重病状态的人来说,即便他曾经位高权重,阅读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毛主席勉强看了几分钟后,又再次陷入昏沉的睡眠。这一天,毛主席多次清醒并试图阅读这本书。

9月8日,毛主席依旧坚持要看书和文件。在这一整天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总共阅读了十一次,累计时间达到两小时五十分钟,最后一次开始于下午四点半,之后又用半小时审阅了文件。可惜的是,这之后,毛主席再也无法从书中汲取知识,八个多小时后,他平静地离开了人世。

在讲述毛主席逝世时的悲恸场面之前,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三木武夫这个人物,探讨一下毛主席为何要阅读关于他的书籍,以及三木后来又经历了什么。在历史长河中,毛主席是一个才华横溢、光辉灿烂的领导者,可以说千年出一个毛泽东也未尝夸张。他携手众多同盟者创造了新中国,成就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并未能让国家的发展一帆风顺,自建国以来,国家遭遇了各种国际封锁。毛主席带领许多干部和广大人民,展现出革命者无畏的意志,顽强奋斗。值得庆幸的是,苏联的支持曾给予了新中国一定的助力,但自1959年起,双方关系逐渐恶化,关系逐渐冷却,尤其是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更是将中苏关系推向了冰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着来自两大强国的压力与制裁,毛主席及他的同伴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进入70年代,尤其是1972年之后,中国开始采取务实的对外政策,努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尼克松总统的访华便传递了重要的外交信号。而在乒乓外交的背景下,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也得以缓和,最终于1972年9月正式建交。日本这个国家的复杂性在于,既有极端的右翼分子,也有乐于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友好派,三木武夫则总体上是较为亲华的一个政治家。

三木武夫于1907年出生,比毛主席年轻14岁。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外务大臣、国务大臣以及环境厅长官,直到1974年12月9日,三木武夫被任命为日本首相。而在毛主席去世的那一刻,三木仍旧在担任首相。日本首相更迭频繁,毛主席为何偏要阅读关于三木武夫的书籍呢?对于喜欢一个人而言,必然有其深层原因,或许有些道理难以言表,但确实存在。

经过细致的思考,可以提出六个理由解释毛主席对三木武夫书籍的关注。首先,三木武夫作为亲中派在对中国的态度上显得较为友好;其次,他提出了一些让日本民众震惊,但却令中国人感到舒心的观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以及“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等,这无疑吸引了众多中国人的赞赏。

第三,三木武夫坚决主张恢复中日邦交,正是他和其他一些人士的努力促成了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值得赞许的是,他的立场得到了许多中国人的欢迎。接下来第四点,他关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上的看法,主张和平解决耶路撒冷问题,这与中国的一贯立场不谋而合,显示出他的国际视野。

第五,三木武夫提倡生活的简朴与精神的丰富,强调人类的命运共同体,提及要“同呼吸、共命运”的理论,这种大格局的视野使人耳目一新。第六点,毛主席通过阅读有关三木武夫的书籍,评估他与未来日本的关系走向,出于对这个国家状况的好奇和关注,毛主席深入阅读《三木武夫及其政见》一书,甚至有时感到疲倦时请求工作人员朗读。

在阅读这本书时,毛主席仿佛与三木武夫的思想交流,发现双方在许多观点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如果这不是毛主席生命的最后时刻,那该有多好!他与三木的见面或许会在1976年年底有可能成行,毕竟,那时三木首相也辞去了职务。令人唏嘘的是,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后阶段,陪伴他的正是《三木武夫及其政见》这本书。

1976年9月9日清晨零点十分,毛主席离开了人世。得知消息后,三木武夫感慨道:“毛泽东作为世界级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业绩!”同年年底,三木武夫辞去了首相职务。1988年,他也走完了他的人生,享年81岁。这位早年富有才华的日本首相,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如曾参拜靖国神社,但总体上他的政治生涯对中国相对友好,不乏积极的影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 9月6日,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北京首体滑冰馆完赛。 ↑ 国家队一组选手...
原创 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人应该选择一个值得依赖和跟随的主公。然而,三国时期的...
原创 郑... 郑洞国是一位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中将,身份颇具重量。在解放战争期间,他被国民党当局派往东北指挥战事,以应...
崖山海战:用十万人的玉石俱焚,... 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宋军面临蒙古军队的来势汹汹,因张世杰的判断失误,错失了占据地形反击...
河南喜获佳绩!第二十二届全国博... 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白鸽 5月18日上午,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北...
原创 八... 1938年,此时正值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八路军三四四旅内部却发生了一些人事上的纠...
兵部尚书路过家门却策马远去,宰... 唐太宗李世民的臣子中,有许多能人异士,像是家喻户晓的魏征、尉迟恭、秦叔宝,而作为大唐众多能臣中难得的...
原创 诸... 刘备、诸葛亮与赵云,他们是中国古代历史三国时期的三位杰出人物。刘备被誉为蜀汉的创始人,善于团结志士,...
原创 琅... 在《琅琊榜》中,萧景琰在梅长苏的巧妙帮助下,成功击败了太子与誉王,最终荣登大梁皇帝之位。然而,在续作...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少数几位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年轻时便掌握了全国的军事大权。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