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收复新疆,沙俄是什么态度?
创始人
2025-09-06 16:35:44
0

许多回答者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并不清晰,随便胡乱猜测,说阿古柏是受俄国或英国支持的。可是,真正的情况是,如果俄国真的支持阿古柏,那么为什么当左宗棠西征时,俄国的商人还会与他签订合同,向清军提供大量粮食?如果说英国支持阿古柏,为什么英控的阿富汗和印度,离新疆这么近,居然没有派兵帮助阿古柏呢?

英国当时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新疆,而是为了防范俄国的扩张,担心英属印度的安全。尽管如此,若大清帝国愿意对外开放新疆,英国也并不反对进驻赚些商业利益。因此,英国对新疆的威胁并不像一些人想象得那么大。

至于俄国,他们与阿古柏的关系也并不如某些人所说的那么亲近。有说法称阿古柏是俄国的前哨,但这是完全的误解!阿古柏是浩罕国的将领,而浩罕国则是被俄国吞并的。显然,如果一个国家被吞并,那个地方的领导人还会忠诚于侵略者吗?

那么,究竟是谁站在阿古柏的背后呢?大家都听过“东突厥斯坦”这个名字,没错!阿古柏的真正支持者其实是土耳其。阿古柏曾派侄子赛义德前往伊斯坦布尔,向土耳其苏丹请求支持,土耳其苏丹授予阿古柏“埃米尔”称号——即东土耳其总督,并送给他宝剑、枪炮、勋章以及军事顾问等。土耳其的支持显然很强烈,阿古柏回馈给他们的方式也很明显:在自己的钱币上铸上土耳其苏丹的名字,并悬挂土耳其国旗。这一行为,无疑是向世人宣告了土耳其的支持。

1875年,阿古柏再次派侄子访问土耳其,土耳其依旧给予热情款待,甚至送上兵器、弹药,并确认了阿古柏长子继任东土总督的承诺。显然,土耳其不仅支持阿古柏,还为其设立了长期统治的框架。

然而,清朝并未立即作出反应(可能是暂时放弃),而俄国则蠢蠢欲动,尤其在吞并浩罕国后,接下来的目标可能就是伊犁。而英国,看到局势发展,决定支持新政权,转而提供援助。此时,土耳其提供的军事装备首先通过孟买运到新疆,由英国转运。

简而言之,英国对阿古柏的支持,实际上是为了对抗俄国的威胁。俄国在1871年趁机占领了伊犁,这一切都发生在阿古柏两次派侄子访问土耳其之间。而大清朝,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内耗后,直到1875年才决定派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

到了左宗棠出征新疆时,阿古柏的军队装备只有三种:第一是传统的火绳枪,第二是土耳其赠送并通过英属印度转售的英式步枪,第三就是刀剑。显然,土耳其赠送的英式步枪是阿古柏军队最强大的武器。而俄国,虽然向左宗棠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并不认为左宗棠能击败阿古柏,他们更希望看到的结果是两方势均力敌,这样俄国便能永久占领伊犁,而新疆则变成英、俄、清三国争夺的区域。

虽然俄国的初步战略是希望维持现状,但左宗棠却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击败了阿古柏,彻底瓦解了其政权。于是,俄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们一直占据的伊犁,究竟是归还,还是继续占领?

清朝面临的主要竞争势力有三个:英国、俄国和阿古柏。大家都知道,最终是左宗棠收复了新疆,他的成功为晚清留下了不朽的功绩。

左宗棠在1875年已经63岁高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征,决心为国家民族恢复新疆的控制。此时的新疆局势非常紧张,如果不及时收复,可能就会像外蒙古一样失去。

回顾左宗棠没有出兵之前的新疆局势,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逐渐沦为列强的殖民对象。尤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越来越严重。英国当时已经完全控制了印度,并且看中了新疆的战略地位,因此决定支持阿古柏,帮助他占领新疆。

然而,由于当时清朝国内内部矛盾重重,朝廷无法及时应对新疆的危机。直到1875年,左宗棠得到了支持,才开始为新疆的收复做准备。

在当时,清朝内部在“海防”和“塞防”的问题上分歧严重,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而左宗棠则认为应专注塞防。最终,慈禧太后站出来支持了左宗棠的主张,决定收复新疆。

左宗棠提出的战略方针是“缓进速决”,即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实际作战时迅速决胜。为此,他精心选择了6万精兵,并且凭借政府支持和自己筹集的500万两军饷,购置了世界先进的武器装备。

左宗棠还发现了军事人才刘锦棠,他在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新疆的收复作出了重大贡献。

1876年,经过充分准备后,左宗棠率领的军队对阿古柏展开了总攻。尽管阿古柏的兵力达4万人,并且得到了英国的支持,但战争一开始便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阿古柏的军队很快就被击溃。

最终,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左宗棠的军队彻底打败了阿古柏,基本收复了新疆全境。

而此时,沙俄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左宗棠的军事行动让沙俄感受到了压力,但他们依旧占据伊犁。当左宗棠决心收回伊犁时,沙俄陷入了两难局面:是否要与清朝爆发冲突?

左宗棠的坚持以及外交手段,最终让沙俄选择了退让,并同意将伊犁归还给大清。最终,通过谈判,清朝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沙俄同意放弃伊犁。

左宗棠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军事上的强大,也得益于他对外交形势的精准把握。他巧妙地利用了英俄之间的矛盾,在战争中同时稳住沙俄的态度,最终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伟大事业。

左宗棠的收复新疆之战,展现了一个民族英雄的胆略与智慧。在民族危亡之际,正是这些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国家出力的人,才真正保卫了国家的尊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U16男篮亚洲杯-张懿赵杰24...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在今天进行的U16男篮亚洲杯半决赛中,中国U16男篮以86-72力克新西兰,率...
乐意剧团作品《我选择出生》受邀... The Decision Luminous Festival 由乐意剧团打造的原创剧目《我选择出生...
原创 袁... 崇祯三年(1630年)九月,崇祯帝决定对袁崇焕下手,最终下令将其凌迟处死。 九月二十二日,袁崇焕被押...
原创 《... 《封神》影片中的商纣王“殷寿”,其形象的确充满了强大的魅力。虽然依旧扮演着一个大反派的角色,但影片中...
原创 为...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最终胜利者是取代了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然而,司马家取代曹魏的历程并非如某些人所想...
原创 数...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数量庞大,其中有许多平凡的武将,也有一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大部分普通武将武...
秦昭襄王开局要啥没啥,全靠舅舅... 秦昭襄王,原名嬴稷,是秦始皇的曾祖父。他在位五十六年,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秦昭襄王这一辈子的...
国宝回归!美方返还子弹库帛书《...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
原创 李...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夺目的时期,帝王李世民在这一时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的卓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