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羊车”:秦始皇陵考古重大发现,史书上又一谜团被揭开
创始人
2025-09-06 13:02:25
0

中国古代史料内容极其丰富,文明璀璨耀眼,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文字内涵变化以及一些实物的消失,许多历史文献中的词汇往往需要加以考证。这也是为什么《道德经》、《论语》等经典名著常常伴随着大量注释的原因,如果没有这些注释,后人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然而,这些注释大多只是学者们的个人见解,并不一定准确。例如,关于鲧治水时的“息壤”和孔子提到的“民可使由之”,这些词句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但至今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本文讨论的“羊车”也是其中一个未解之谜。幸好,秦始皇陵的考古发掘带来了重大的突破,最终揭开了它的真实面貌。

关于“羊车”,东汉刘熙在《释名》中提到:“羊车。羊,祥也;祥,善也。善饰之车。”然而,刘熙并未解释“羊车”的动力究竟是什么。魏晋时期,“羊车”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例如,“卫玠羊车”,描述了美男子卫玠乘坐羊车外出。此外还有“羊车望幸”的记载,指的是司马炎后宫众多美人,使得皇帝“帝莫知所适”,羊车停在哪个妃子的门前,他就会去哪里休息。

到了隋朝,古人将“羊车”解释为类似马车的构造,称其“其制如轺车,驾以果下马,其大如羊”。这里的“果下马”指的是马因身材较矮小,可以穿行于果树之间,从而得名“果下马”。至此,羊车似乎有了一个定论:即为由矮马拉动的车。然而,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则与羊车相关的事:他提到在司马炎时期,“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帝车”。根据这段描述,帝车的动力似乎是羊,而不是马。遗憾的是,司马光的记载并未明确指出帝车的动力来源。

总的来说,“羊车”的真正含义一直未能被古人弄清楚,虽然大多数史料都认为它是一种小型车辆,但具体的动力问题仍然没有确凿答案。直到近年来,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为这一谜题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十年前,考古学家在对秦始皇陵外城西侧区域进行勘探时,发现了一个高等级的陪葬墓区。在挖掘陪葬车马坑时,考古学家发现了六只绵羊的骨骼,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虽然车身部分已经腐朽不存,但羊骨上仍保留着用于拉车的配饰。这一发现明确表明,史书中的“羊车”正是由羊拉动的车。实际上,《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早已暗示了这一点,只是司马光并未加以确认。

事实上,早在殷墟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就曾发现过先秦时期的羊车实物。墓坑中有两只相对而卧的羊,羊首上系有由小铜泡组成的络头,旁边还有一位殉葬人(很可能是饲养羊的仆人或车夫),这表明商代已经存在羊拉车的技术。然而,由于商代与东汉之间相隔千年,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此后并未再发现羊车的实物,所以学者们无法确定商代的羊车是否一直延续到汉晋时期。直到秦始皇陵的发现,才填补了这一空白,证实了“羊车”就是由羊拉动的车。

最后,关于本文的主题,还有两点值得深思:首先,语言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虽然汉语相较于西方的表音文字更为稳定,但先秦时期的许多字词仍需要通过考古发掘来验证其真正含义,有些至今依然没有破解。如果不是秦始皇陵的发现,“羊车”依然可能是一个未解之谜。令人费解的是,西方的古希腊著作并未面临类似的语言解读难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蓝玉是明朝开国时期的杰出将领,以其勇敢、机智和卓越的战功而闻名。在明朝建立后的初期,蓝玉指挥的远征军...
原创 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的年代,许多杰出人物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涌现,成为了历史的...
原创 活... 在古代,科学和医学并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轻微的风寒或者小病就可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丧命。因此,那时人类的...
狗子陪拍写真,出片后哭笑不得…... 前段时间,国外一对新人夫妇筹备写真时,特意决定带上自家狗子一起出镜 —— 他们想让毛孩子参与这个人生...
原创 李... 公元628年,李世民成功登基,成为大唐的皇帝,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实...
原创 1... 1908年清末的上海街景。拍这组照片的是甘博兄弟。甘博兄弟是指西德尼·甘博(Sidney Gambl...
重庆盲人木匠谷方德:自制量尺,... 封面新闻记者 喻言 马嘉豪 你能想象,盲人也可以做木工活吗? 近期,重庆一个盲人木匠在社交平台引起网...
“哥哥再不发工资,我又要挨饿啦... “哥哥再不发工资,我又要挨饿啦。” 动听的网名、深情款款的话语,让你深陷“甜蜜陷阱”的“萌妹子”可能...
“单凡艺术四十年”展在广东美术... 11月21日,“单凡艺术四十年”展览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此次展览,遴选艺术家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