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之所以被刘备所玩弄,实在是一个复杂而耐人寻味的故事。众所周知,刘备出入蜀地乃是应刘璋之邀,但鲜有人知,在刘备与刘璋的关系破裂之际,他与张鲁之间却曾暗中有过接触与合作。
当刘备应刘璋的邀请来到蜀地后,他们在涪县进行了会晤。随后,刘备便北上来到暇萌关,而刘璋则返回了成都。刘备此行原本是意图进攻张鲁,但当他抵达暇萌关时,却并未表现出开战的决心。相反,刘备却在此地进行招募士兵和笼络人心的工作。
刘备在暇萌关待了整整半年,期间他以曹操进攻孙权为借口,寻求返回荆州,并请求刘璋提供粮草与补给。刘璋因刘备大半年未攻打张鲁而感到愤怒,此时刘备再提返回荆州,更是让他怒火中烧。最终,局势的转折发生在张松的哥哥张肃揭发张松与刘备私通之后,导致刘璋与刘备的关系彻底决裂,双方开始交战。
此时,刘备孤身深入蜀地,仅有一支军队驻守暇萌关,正面临来自刘璋与张鲁的夹击,局势极其严峻。在决意与刘璋对抗的同时,刘备借机诱使白水关的守将杨怀与高沛前来,并乘机进行劫杀,成功占领了白水关。
这样一来,刘备便亲自率兵南下进攻刘璋,但又留下不容小觑的军队驻守白水关与暇萌关,使得全益州的局势看来愈发孤立。当他意识到张鲁的重要性时,刘备决定与之建立联盟,毕竟,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刘备与张鲁之间的联结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为此,刘备派遣李恢前往汉中结识马超。此时的马超正投靠在张鲁的门下,李恢与马超的接触不可避免地会与张鲁有所关联。李恢与马超的联系看似是表面的友好,但暗中与张鲁的勾结却是隐秘的。最终,马超转而投靠刘备,反而让张鲁感到措手不及,仿佛他的墙角被刘备悄然挖走,这使得张鲁倍感愤懑。
在刘备与刘璋的战争期间,张鲁也曾派大将杨帛试图引诱留守暇萌关的霍峻,但霍峻对此并未动心,张鲁想要借此机会渗入益州的计划又一次落空,再次被刘备耍了。
到了215年,随着曹操征讨汉中,攻下阳平关之后,张鲁不得以逃至巴西郡。这是张鲁唯一一个可以投降刘备的时机,然而他却选择了逃亡,甚至煽动三巴夷王朴胡与杜濩一道归顺曹操。而此时刘备正与孙权在荆州进行激烈对峙,处境堪忧。
那么,张鲁为何宁愿不投降刘备,反而口出“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的绝言呢?首先,张鲁乃是豫州沛国丰县(今江苏丰县)人士,投降曹操能够返回故乡,古人在乡土观念上向来十分看重。再者,张鲁的母亲和弟弟均被刘璋杀害,益州早已成了他心头的伤痛之地。此外,张鲁身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师,信仰宗教,对于能否获得更大的宣传与发展机会非常看重。相比之下,刘备的势力仅限于荆州三郡与益州一隅,势必无法满足张鲁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