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城,位于黄河古道,今河南省延津县西二十公里,十八里村和沙门村两村交界处。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吴起扼守黄河渡口的屯兵处。
下边是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延津县疆域古地图的记载。
吴起城南北长3000米,东西宽800米。整个地形南窄北宽,城似鹅形,所以也叫鹅城。
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是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吴子》又名《吴起兵法》,共二卷六篇,依次为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吴起兵法》中主张,必须把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对内修明文德,对外做好战备,两者必须并重,不可偏废。
在古代,可想交通运输有何等之难,水上运输必定成为最便利和最高效的运输方式。所以,吴起就在这滔滔古黄河边建了一座军事要塞——《吴起城》,屯兵镇守黄河渡口,紧呃中国东部和西部民用和军事交通的命脉。
据记载,《吴起城》城墙宽高均十数米,全部用巨石砌成,是中国唯一一座纯石头城。近百年来,吴起城周边数十里的村庄百姓修房盖屋,都是来吴起城挖取石头,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据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记载,“吴起城,广袤七里许,北门,东西门各一座,南镇黄河无门。”现在北城墙东北角和西北角有两个形似城门的缺口,和康熙四十一年的记载完全吻合。
图为现存的吴起城北门情形
在城墙边还遗存大量圆形的石头,这便是当时防御敌人攻城的雷石。由此可以证实,吴起城就是一座军事要塞。
图为雷石和大量残砖碎瓦
《吴起城》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现存轮廓完整的军事城堡,唯一一座可以随处可见随手可捡到古代遗物的古遗址。
作者简介:宋清河,河南延津人,农民,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