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布以来,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告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47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段时间里,美国迅速崛起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在其面前显得相形见绌,难以与之匹敌。
在美国这247年的历史中,从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到现任总统乔·拜登,国家共经历了45位总统。每位总统在外交政策上都采取了独特的立场。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力量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中美关系亦是在亲近与疏远之间摇摆不定。历史告诉我们,大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真正永恒的只有利益。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共迎来了14位总统,其中既有与中国对立的领导人,也有积极寻求改善中美关系的决策者。
一、哈里·杜鲁门在任期间发动了朝鲜战争,试图将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幸得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地参与,最终阻止了这一阴谋的实现。
二、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曾高调宣称会在中国投放原子弹,作为鹰派总统,他站在了与中国对立的一方,政策极为强硬。
三、约翰·肯尼迪与林登·约翰逊同为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开始认真考虑改变十余年来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与打压政策,逐渐展开与中国改善关系的行动。
四、理查德·尼克松的任期标志着中美关系的重大转折,他积极推动与中国的接触,并于1972年亲自访问中国,签订了中美联合公告,开启了两国破冰之旅。以下是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的会晤画面。
五、杰拉尔德·福特一度表示要继续尼克松的对华政策,努力实现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他对这一问题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六、吉米·卡特在担任总统期间以及卸任后,始终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正向发展,并将中国建交视为其政绩中的一项伟大成就。
七、罗纳德·里根在继任总统后,并没有如其早期所言那样采取强硬立场,反而成为对华关系最为友好的美国总统之一。
八、老布什对中国一直保持友好的态度,他不仅见证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还积极推动两国之间的交流,并提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九、比尔·克林顿在冷战时期实施的对华政策则显得复杂而具有双重性,既有合作的方面,也存在对中国发展的遏制,形成了合作与竞争并行的局面。
十、乔治·小布什在任期间重新定义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但在911事件之后,为了反恐逐渐加深了与中国的合作,意外地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推动。
十一、巴拉克·奥巴马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小布什时期的中国政策,努力寻求放弃“战略两手”的做法,加强与中国之间的合作。
十二、唐纳德·特朗普在任期间奉行“美国优先”,在多个领域限制中国,并发起贸易战,这种自损八百的方式却导致中美关系降至冰点,给两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十三、现任总统拜登对中国的态度相对不够友好,迹象显示,拜登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特朗普的激进政策,寻求一种更加理性的对华关系。
总体来看,中美之间的对抗远不如合作更为明智,全球大多数人都渴望看到两国之间的良性互动,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