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成功的撤退不亚于一次伟大的胜利:盘点史上六大完美撤军!
创始人
2025-09-05 22:08:51
0

古语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意味着战斗的胜利和失败是战争中常有的事。每当有人获得胜利,便会有另一方遭遇失败。在战场上,顺风顺水的战争人人都能打好,三军齐心,奋勇追击,锐不可当。可是,若是失败了,又该怎么办呢?显然,保存自己有生力量、保存兵力待时而动,便成为了关键所在。撤退不等于失败,如何将部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便是撤退中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完美撤军。

公元234年二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带领蜀军十万大军,再次北上发动最后一次北伐。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诸葛亮已精心准备好,他不仅专门设立了运输队,还制作了“木牛流马”以便在崎岖山路上运输物资,并且部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涨,号令如山,装备整齐,蜀军已是当时最强的部队之一。面对司马懿的顽强防守,诸葛亮并未因敌人的静止而失去耐性,反而通过激将法试图逼迫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坚守不出,蜀军只能在五丈原停驻,开始了长达百余天的对峙。

然而,诸葛亮不幸因病逝世,北伐因此彻底失败。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如何带领五丈原的蜀军顺利撤回成都便成了最大的难题。诸葛亮心知病重时,早有预谋,安排了详细的撤退计划。即便如此,蜀军依然展现出惊人的组织和纪律性。当魏军准备追击时,蜀军依旧采取了反击战术。虽然司马懿对蜀军的阵型产生疑虑,撤兵的命令依旧没有改变,最终停下了追击。蜀军在撤退过程中巧妙布下铁蒺藜阻碍魏军追击,魏军不得不清除障碍,结果大大耽误了追击的时间,使蜀军成功撤回了自己的领土。

东晋末年,名将檀道济的军事生涯充满了许多值得称道的战略决策。初时,檀道济作为刘裕的得力部下,屡立战功,逐渐成为先锋大将。公元436年,面对北魏的强大压力,檀道济陷入困境,最终选择撤退。由于军情泄露,魏军开始加速集结,包围了檀道济的部队。在此危急时刻,檀道济巧妙运用疑兵之计,用假装分配粮草来迷惑敌人,使得魏军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粮草供应。通过这场计谋,檀道济成功迷惑了魏军,继续保存了战斗力,最终成功实施了撤退。

晋文公的“退避三舍”故事也被视为战略撤退中的经典。晋文公的退让并非软弱,而是利用敌人轻敌的心理,设法诱敌深入,集中兵力进行反击。在与楚军的战斗中,晋军通过先行撤退,巧妙地将楚军引诱到不利的地形,最终凭借出其不意的攻击,一举击败了楚军。通过这种“退而求胜”的战略,晋文公不仅成功保存了实力,还实现了对敌的全面胜利。

李陵的撤退故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李陵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原本是骑都尉,但在与匈奴的战斗中,由于援军迟迟未到,李陵最终选择了撤退。尽管李陵在撤退过程中利用车阵和弓箭杀敌无数,最终仍陷入敌人包围,并作出了投降的选择。这一决定使得他成为历史上的悬案之一,许多人认为他投降是无奈之举,也是一种在困境中求生的最优选择。

而敦刻尔克大撤退则是现代战争史上的传奇。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展开了一场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撤退行动。面对纳粹德国的强大进攻,英法联军被迫撤退至法国北部的小港敦刻尔克。此时,几乎所有重型装备都被丢弃,联军的命运看似注定。然而,英国政府号召民间船只援助,最终不仅成功救出了超过三十万军人,还为后来的反攻奠定了坚实基础。

每一场完美的撤退背后,都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和英勇的决策,它们在保存军力的同时,也为后来的反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这些历史事件无一不展示了撤退背后的智慧与决断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晋...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在历史上被称为“白痴皇帝”,这称号几乎成了他一生的代名词。著名的“何不食糜肉”便...
原创 商... 商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较为陌生的朝代,往往令大多数人感到较为遥远。毕竟,这个朝代的历史已经有几...
原创 卫... 汉代贤后卫子夫的悲剧:权谋之道与家族命运 卫子夫,这位汉朝备受赞誉的贤后,肩负着令人称羡的传奇与悲剧...
原创 朱... 能成就帝王霸业者,无不费尽心机,而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曾收养过二十多个义子,但他的这一举...
原创 大... 历史的长河中总是蕴藏着引人深思的故事,其中一位关键人物,隋末唐初的禁军统领裴虔通,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
《三国志·战棋版》PK6天下争...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些魏国PK6天下争锋的热门阵容,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魏国阵容盘点 ...
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 1688-1689年的光荣革命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欧洲革命之一。长期以来,在主流历史叙事中,这场革命被...
原创 越... 越南的死刑制度是个挺沉重的话题,从古代到现代,执行方式变了好几回,每种方法背后都有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这位明朝的创立者,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尽管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
多件唐代张九龄墓出土文物首次回... 5月16日,“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和他的时代”在广东省韶关市博物馆第二展厅开展。一批出土于韶关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