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牧到底有什么战绩?为什么后世的历史爱好者,对他极为推崇?
创始人
2025-09-05 20:05:07
0

李牧的历史评价非常高,而这一切的评价完全配得上他一生的贡献。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长平之战后,赵国能够再坚持数十年,李牧功不可没,至少一半的原因要归功于他。从中国历史的视角来看,李牧的两大历史贡献尤为突出。第一,他重创了匈奴,这直接导致秦始皇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无需分心于北方敌人的威胁,得以集中力量统一中原。第二,李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将骑兵发挥至极致的名将之一!他不仅让骑兵成为独立且强大的兵种,还创新了许多针对骑兵作战的战术,这些战术影响深远,后来无数将领借鉴了他的思路。

对于这样一位李牧,任何后世给予的高度评价,都显得丝毫不过分。

李牧的崛起是在长平之战后,这一时期,李牧还年轻。据史学家推测,长平之战爆发时,李牧驻守北方,负责防守匈奴,因此并未参与这场决定性的战役。长平之战后,秦国对赵国进一步施压,但并未出现李牧在邯郸之战中的身影。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李牧的影响力尚未足够显现,赵王对他并未有足够的信任;另一方面,北方的防线依旧至关重要,李牧未被召回。邯郸之战后,赵国虽然抵抗了秦国的进攻,但却损失惨重,几乎将大量适龄男丁耗尽。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李牧逐渐崭露头角,开始在赵国军中崛起,逐渐承担起了保卫赵国北方的重任。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李牧驻守北方,严防匈奴入侵,期间虽未主动出战,但保持着稳固的防线。在这种相对“被动”的防守态势下,李牧给匈奴创造了一种错觉:他是一个可以轻易击败的对手。李牧如此布局,背后有两个目的。

首先,赵国因为长平之战损失惨重,急需恢复人口和兵员。李牧的主要任务不是与匈奴作战,而是创造和平的局面,让赵国恢复生机,确保新一代士兵的成长,弥补战争的损失。历史证明,李牧成功地为赵国争取了这一宝贵的恢复期,十多年后,赵国北方边境的精锐兵力逐渐恢复,形成了接近二十万人的强大军队,这也为赵国在后来的抵抗中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李牧通过这种“软弱可欺”的态势,成功地诱使匈奴的主力敢于集结,对赵国展开进攻。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最大挑战,不在于硬拼,而是如何找到并打击游牧民族的主力。游牧民族依赖快速机动,若击败敌军后让其逃入草原深处,再要追击的代价极高。而李牧的策略,是用假象让匈奴继续进攻,直到他能在有利条件下反击。

当李牧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后,他开始着手重创匈奴。他用少量军队诱敌深入赵国,设置埋伏,并用战车组成防线阻挡匈奴主力。接着,李牧调动大量骑兵,切断匈奴退路,同时弓箭手从两翼包抄,用远程攻击削弱敌人。这一战术成为后世中原王朝对抗游牧民族的经典战法。李牧最终击败了十多万匈奴精锐,彻底重创了匈奴的战力。这一战不仅让匈奴失去了继续大规模南侵的能力,也为赵国赢得了恢复的机会。

此后,李牧成为赵国的顶级名将,仅次于廉颇。赵国的军事战略也随之调整,开始加强对燕国的进攻。李牧在此过程中屡次获得胜利,扩大了赵国的领土。尤其是在粮食保障方面,李牧通过夺取燕国的土地,弥补了赵国的后勤短板,使赵国能够在长期的战争中维持兵员与资源的供应。

然而,赵国在李牧的带领下虽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命运的变故却没有停歇。首先,老将廉颇的离开对赵国造成了严重打击,李牧也因此成为唯一支撑赵国的顶梁柱。紧接着,秦始皇亲政后,迅速将赵国作为主要目标。秦始皇的扩张野心,使得赵国处境愈加困难,而李牧的领导作用成为阻挡秦国的关键因素。

李牧无畏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甚至在“肥之战”中成功击败了秦国的三路进攻。他的军队以骑兵机动性为优势,屡次战胜秦军的精锐。然而,最终秦国利用间谍之计,散布李牧谋反的谣言,导致赵国撤回李牧,并最终冤杀了他。

李牧一死,赵国迅速崩溃。秦始皇则顺利推进了自己的统一大业。有人说历史人物分为三类:那些对历史走向没有影响的、那些能稍微影响历史走向的、以及那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决定历史走向的。李牧显然属于最后一类。

如果没有李牧,秦始皇或许可以提前统一天下;如果赵国没有撤换李牧,或许历史的进程将大不相同。李牧的死,直接为赵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而他的存在,几乎可以决定整个战国时期的走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罗爽被查,系主动投案 政知见2025-09-05 19:55:39 编辑|李岩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应急管理部纪检监察组...
中国证监会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9月5日,中国证监会发文表示,为贯彻...
加拿大财长办公室:将评估对华电...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盲目跟随美国政策,去年9月,加拿大时任特鲁多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
原创 三... 说到《三国演义》,想必大家已经对此耳熟能详。这部传世之作展现了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历史时代,涌现...
原创 “... “汉初三杰”是指建立西汉帝国的三位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汉高祖刘邦曾向群臣提问:“吾所以有天下...
原创 神... 神册元年,后契丹的南下军事行动有何特点?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一时期的契丹军事...
原创 薛...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凭借手下文臣武将的智慧与勇猛,尤其是武将队伍,更是以...
原创 清... “人面蛇”是一种蛇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词可能显得非常陌生,甚至难以理解。但是,当你进一步了解时...
原创 别... 你是否听过这样的说法:在中国古代的某些时期或朝代,人均寿命甚至不到35岁,较长寿命的也很少超过55岁...
原创 他... 在历史的尘埃中,曾经有一位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人,他本应与陈独秀、李大钊齐名,名垂青史,成为伟大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