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解放军38军112师逼近芷江,目标直指土匪首领杨永清。杨永清的故事,从他以两把喂子枪起家,逐步跻身黑道头目,到最终成为“湘西王”,这一段历程充满了鲜血与暴力。
▲凭借两把喂子枪崛起,自封司令▲
杨永清,1886年出生于芷江土桥乡,绰号“毛和尚”、“烂棍子”以及“老佛爷”,当地百姓甚至称他为“芷江土皇帝”。据说,杨永清只要一声怒吼,就能召集起芷江地区的10万兵力,可见他在芷江的影响力和地位。年轻时,杨永清凭借两把喂子枪,招募了二三十名青壮年,成立了“义勇军”,并自封为司令,正式迈入了绿林好汉的行列。
▲投靠国民党,晋升为中将▲
杨永清的军事生涯并未止步于此。他带领自己的部队投向了国民党驻芷江的旅长杨毓芬麾下,担任连长。在杨毓芬的支持下,杨永清得以掌握军权,逐渐晋升为国民党军少将旅长。因为在北伐战争中的立功,他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最终成为国民党军暂编第八师的师长,并且担任了南京下关警备司令部的司令,荣升中将。
▲携带武器回乡,重整匪帮▲
然而,1927年,杨永清的部队因未能及时表态而遭遇改编,被解除职务。愤而离开军队的他,带着心腹们拿走了20多支枪,回到芷江重操旧业。回到家乡后,杨永清重新集结了一批匪徒,借助建立帮会的手段,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他创建的帮会名为“乾坤万寿山”,宫殿则取名“复兴楚汉宫”,自己成为了该帮的“双龙头大爷”。凭借着帮会的庞大势力,杨永清一度直接掌控了3000多名手下,帮会成员遍布整个湘西地区。
▲纵横湘西,成为黑道之王▲
1947年,杨永清通过其帮会的力量,成功当选为芷江县的国民党代表,并赴南京参加了国民代表大会。其后,杨永清更加肆无忌惮,广泛招募匪徒,强行劫掠,甚至在1949年3月25日,联手黔阳匪首潘壮飞、麻阳匪首龙飞天等人,攻陷了黔城。经过一番血洗,他们将整个城市摧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民众的恐慌。
▲与白崇禧结盟,对抗解放军▲
1949年8月,白崇禧抵达芷江,举行了湘西军政联席会议。在会议上,白崇禧称赞杨永清为“革命宿将”,并与他结拜为兄弟,还送上了子弹和光洋作为礼物。杨永清誓言效忠国民党,并开始积极筹备反抗解放军的计划。他整合了芷江、黔阳等地的土匪武装,精心制定了“千里人防长城计划”,图谋通过封锁湘西,阻止解放军的南下。
▲决战前夜,依然不屈▲
1949年10月1日,解放军38军112师已迫近芷江,杨永清见形势不妙,带领匪众逃入芷江县西部的山区,决心死战到底。他誓言,哪怕只有一把鸦片烟枪,他也会与解放军决一死战。杨永清发布命令,要求所有匪徒坚决抵抗,并威胁谁若投降,就将杀其全家。他的反动气焰极为嚣张。
▲实施“鸡笼计划”,密谋反攻▲
尽管解放军多次劝降,杨永清却始终没有妥协。1949年11月9日,解放军的140师419团出发,分两路向杨永清藏匿的米贝、天雷山区进击。在艰险的山路上,解放军战士们顶着风雨,一夜行进90多里,成功发动了进攻。杨永清的匪众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溃不成军,100多名匪徒被俘,而杨永清本人则率一部分匪徒逃往晃县。
尽管杨永清逃入晃县,他仍然暗中指挥芷江的土匪,并策划了“鸡笼计划”,企图围攻芷江县城。尽管这些计划未能得逞,但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8月,杨永清的土匪仍在解放军周边制造了33次伏击和袭击,造成了109名解放军和地方干部的死亡,47人受伤。
▲凉伞决战,失踪踪迹▲
1950年8月30日,杨永清在凉伞召集了湘黔边界的各路匪首,宣布成立“湘黔边区反共游击司令部”,并扬言要与解放军在凉伞决一死战。可是,随着解放军对该地区进行合围,杨永清的匪众被逐渐歼灭,然而杨永清的身影却始终未现。
▲被活捉,公审枪决▲
1950年12月,解放军通过一次巧妙的侦查,发现杨永清最后的藏身地。经过一番智勇较量,杨永清最终被捕。12月26日,杨永清在芷江县城的体育场被公审,现场有6000多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杨永清最终被处决,这一事件标志着他长期统治的匪帮彻底被剿灭,湘西的黑暗时代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