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且罕见的老照片拍摄于1962年,地点是南京,展示了四位身穿中山装的卓越将领。照片中的人物皆是中国开国的英雄,他们在革命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坐在中间的两位是当时的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和十大大将之一粟裕。
叶剑英,作为革命队伍中的重要人物,不仅在军中有出色的表现,在政治领域也同样才华横溢。叶帅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凭借出色的成绩成为一名军事人才。1924年,叶剑英应廖仲恺的邀请来到黄埔军校任教,凭借其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迅速赢得了校长蒋介石的关注。尽管蒋介石曾试图拉拢他,但叶剑英坚定拒绝了,因为他已经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在军事成就上,叶剑英可能不是十大元帅中最突出的一位,但在整个革命历史中,他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比如在南昌起义前夕,叶剑英得知汪精卫有意捕捉叶挺和贺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及时将这一消息传递出去,确保了南昌起义的成功。若没有他迅速传递情报,南昌起义可能就会被敌人扑灭。南昌起义是中国武装革命的第一枪,叶剑英的贡献不可磨灭。此外,1935年8月,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企图胁迫红军总部南下。危急关头,叶剑英再度冒险将张国焘的阴谋告知毛泽东,红军总部因此迅速作出应对措施,避免了与红四军的冲突。毛泽东曾高度评价叶剑英:“总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党和革命立下赫赫战功。”
粟裕则凭借其卓越的军功,位列十大开国大将之首。粟裕将军虽然资历较浅,但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成为人民军队中击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重要指挥官之一。粟裕参与策划了华东战场上多次大规模战役,包括苏中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等,这些战役至今被视为他军事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他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无论敌方兵力有多强大,粟裕总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表现出他卓越的指挥艺术。在任何逆境中,他都能果敢应对,成为人民军队中的逆境作战天才指挥官。
在叶剑英和粟裕两位将领的左右,各有一位同样名声赫赫的将军。左侧第一位是王新亭将军,他是革命战争史上一位兼具军事和政治才能的将领。在抗战时期,他与陈赓将军并肩作战,担任八路军386旅的政工领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赓主要负责军事,王新亭则主抓政治工作,两人分工明确,确保了386旅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力量。解放战争期间,王新亭转任徐向前司令员的得力助手,投入了山西的解放战斗。他担任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这支部队在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山西战场上的主力尖刀。1949年,王新亭成为第18兵团第60军军长兼政委,参与了西北和西南的解放战斗,进一步证明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双重才能。
右侧第一位是彭绍辉将军,他以“独臂虎将”闻名,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锤炼,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位出色将领。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在西北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担任第七纵队司令员,领导部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彭绍辉的卓越表现使得他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与大部分一野军长级别的将领不同,彭绍辉与贺炳炎是为数不多获得上将军衔的军官,这足以证明他在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和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