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551年),字文彬,李为汉族本姓,西魏时被赐鲜卑姓大野氏,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李虎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李唐王朝的基业是李虎打下的,有了李虎的疆场拼杀,有了李虎的柱国将军的爵位,其子孙才能站在另一个起点上。
一
具体来说,李虎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五世孙。李虎少时倜傥有大志,喜好读书而不存章句,特别善于射箭,轻财重义,雅尚名节,因此深得贺拔岳的器重。在南北朝时期,贺拔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宇文泰、赵贵、侯莫陈悦等人,都曾是贺拔岳的部下。
永安二年(529年),元颢进入洛阳,李虎跟随贺拔岳参与平乱。因为立下战功,李虎受封晋寿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官拜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后来,李虎随贺拔岳击败万俟丑奴,留镇陇西,累迁东雍州刺史、卫将军。
贺拔岳镇守陇右,更是任命李虎为左厢大都督(一作左军大都督),并将内外事务委托给他。而这,足以体现出贺拔岳对李虎的信任和器重。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在高平县召请侯莫陈悦会面,准备讨伐曹泥。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贺拔岳却遭侯莫陈悦杀害,这成为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事件。得知贺拔岳被杀的消息后,李虎非常伤心,并拒绝拥戴宇文泰,而是劝说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来接收贺拔岳手下的人马。
不过,贺拔胜没有接受他的意见。李虎返回关中的时候,被高欢手下的将领俘虏,然后给送到洛阳。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孝武帝元修正准备谋取关中地区,所以他不仅没有杀害李虎,反而任命他为卫将军,并派他到宇文泰那里辅佐镇守关中。
二
在宇文泰消灭侯莫陈悦之后,李虎率军迎接北魏孝武帝元修到潼关。因为灵州刺史曹泥继续与贺拔岳旧部为敌,所以,宇文泰派遣李虎与李弼、赵贵前往灵州攻打曹泥。在这场战役中,李虎引河水灌城,大破敌军。
大统元年(535年)正月,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登基称帝,建立西魏,这就是西魏文帝。同月,在李虎等人的猛攻下,曹泥坚守不住,请求投降。李虎等人斩杀曹泥,将灵州地区的豪帅迁移到了咸阳。
因为能征善战,立下了不少战功,李虎在西魏官至左仆射、太尉,赐姓大野氏。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李虎受封陇西郡公。与此同时,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河内公独孤信、南阳公赵贵、常山公于谨、彭城公侯莫陈崇因有辅佐之功,故都成为加“柱国”衔的最高武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西魏八柱国”。正是由于这些人各显其才于宇文泰之下,才铸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辉煌。
三
大统四年(538年),当时西魏与东魏交战,两国的战役是比较频繁的。当时,西魏攻打东魏,在关中地区留守的兵员很少,前前后后俘虏的东魏士兵都被分散在民间,他们一听说西魏的部队遭到失败,纷纷图谋作乱。
危急时刻,李虎便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等人侍奉太子元钦出城,到渭北地区驻防。后来,大都督侯莫陈顺袭击东魏的那些降兵,多次打败他们,吓得降兵们不敢出城。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五月,李虎去世。
北周建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谥号为襄。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唐国公的称号,促使李渊后来以唐作为国号。而且,因为祖父李虎奠定了基业,所以李渊将其追封为景皇帝,庙号太祖,陵墓称作永康。换而言之,因为李渊不像刘邦、赵匡胤、朱元璋等白手起家的皇帝,自然不好使用太祖这一庙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