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后依然是“顶流”,看浙江各博物馆如何“花式揽客”
创始人
2025-09-05 09:35:47
0

央广网杭州5月9日消息(记者 杨正弘)“没想到几千年前的先民就在用类似发簪的工具了!”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分馆的展厅内,一枚象牙发簪令来自北京的王女士驻足惊叹。这件距今有7000年至5300年历史的“首饰品”,让王女士与来自新石器时代的先民找到了共鸣。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的文化共识,在今年五一假期化作了汹涌人潮。据浙江省博物馆统计,五天假期,共有143802人预约参观。“文博热”现象的背后,不仅是公众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热爱,更是博物馆主动破圈开启的“双向奔赴”。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分馆)(央广网记者 杨正弘 摄)

“线下盖章打卡的仪式感是通过电子屏幕无法替代的。”手持盖满印章的集章册的初中生王同学向记者展示。浙江省博物馆特别设计的寻宝式集章体验引发参观者热情——多个特色打卡点隐于各展厅角落,游客需按图索骥自主探索,每个站点均配备校准标尺,确保盖章者能将图案精准盖落位。“每枚印章都像微型艺术品,还能玩转叠印组合。”王同学说。

参观者正在做盖章打卡(央广网记者 杨正弘 摄)

元代文物“影青釉里红高足杯”凭借其釉色青若“雨后晴空”、红似“枫染秋江”的独特美学,成为了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设计团队提取了文物冰裂纹肌理及釉色渐变特征,打造出兼具“破碎感”与“胭脂晕染”效果的冰箱贴系列,变成可“带回家”的历史文物。该文创产品在去年7月一经发售就火爆全网,至今仍一“杯”难求。

一“杯”难求的文创冰箱贴(央广网发 来源:杭州博物馆)

此外,博物馆展陈也在通过数字技术重构观展体验。“我感觉自己就像置身在山水画中,特别震撼!”杭州市民杨先生惊喜地说,这块屏幕还能触摸互动,自己对《富春山居图》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了更多了解。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分馆)富春山居数字展陈运用超高清动态还原技术,配合多维信息图层解析,将传世水墨的笔墨意韵转化为可游可览的数字化山水空间。观众在动态长卷中既能感受“咫尺千里”的视觉震撼,又能获得电影级观感体验。

浙江博物馆(之江馆区)“富春山居”数字展陈(央广网记者 杨正弘 摄)

在青瓷故里丽水龙泉,龙泉市博物馆则将互动体验进一步推向了“匠造”维度。“五一”期间,龙泉市博物馆依托非遗资源,创新推出青瓷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参观者在技师指导下体验从泥到形的蜕变,使用色料为作品上色,感受“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

参观者正在博物馆内体验轮盘拉坯(央广网发 龙泉市委宣传部供图)

当文物“活”成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当非遗技艺变身可体验的文化课堂,博物馆早已超越“观看”的边界,吸引着无数参观者前来打卡,还附带回答参观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终极哲学叩问。

浙江各地文博机构借力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数字展陈技术,推出沉浸式互动游戏、文创设计工坊等新型体验项目,结合本土化策展理念打造特色文化IP,让历史文物与现代观众产生深度对话。

据悉,在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6049.19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参观人数增加879.87万,同比增长17%,创历史新高。其中,浙江省各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共计约459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据王力(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及《红旗》副总编辑)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文章《漫谈舒同》中透露,毛泽东在某次谈...
舞动的甲骨文:看,来自“商城之... 5月17日,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郑州“舞动商都·传承商韵”甲骨文街舞...
原创 鲁... 一、水浒“暗码” 所谓梁山108将,实际上是源自历史中的宋江起义。这意味着施耐庵在重塑《水浒传》时...
原创 国... 在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1...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经过投票表决后,重庆市正式从四川省脱离,成为中国的第四个直辖市。这标志...
原创 学... 这事真是新闻,不能说千古难得一见,但是上一个意外掉进粪坑还被史官记录下来的是晋景公。据《左传·成公十...
原创 唯... 盛极必衰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不变的规律,所有的事物都无法避免走向衰落。从侏罗纪的恐龙灭绝,到各个朝代...
重大突破,新型超导材料问世!机... 超导技术凭借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新型高载流铁基超导线材问世 作...
原创 董... 一、脱离袁绍 公元196年,即建安元年,汉献帝终于摆脱了李傕和郭汜的控制,开始了他漫长的逃亡之旅,并...
采访团在永宁门感受古城历史文化... 采访团成员在永宁门采访。 (记者 王旭东 摄) 本报讯(记者 张静)盛唐荣耀,以礼绽放,大国气度,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