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诩为世界霸主,那么为什么没有趁中国较为弱小时将其彻底征服,消除潜在威胁?是因为没有兴趣,还是因为害怕?
美国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远离亚欧两大洲的主战场,使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虽然身处万里之外,但仍然能够坐收渔利,保持较为中立的姿态。二战期间,如果不是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或许美国会继续保持隔岸观火的态度,像其他中立国一样借机大发战争财。美国的广袤领土和相对丰富的资源使其经济实力日渐增强,虽然与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相比,人口密度较低,但这也意味着国内资源能够为人民所共享,维持了较为稳定的生活水平。但如此优越的自然条件下,美国人是否甘于此生?从其近现代历史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截至2022年,美国只有246年的历史,虽然历史较短,但这并不影响其进行全球事务干预的能力。美国的领导层近年来频繁访问台湾,显露出对中国的持续关注和战略野心,显示出其“征服欲”仍未消退。中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神秘国度,其巨大的市场和财富自然令人垂涎。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曾出现过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不彻底占领中国?”这一问题不久前再次引发了讨论。如果中国人来回答,恐怕会变成一次大型的嘲讽现场:“你想怎么征服?你能怎么征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历史的教训并没有让美国认识到与中国军队对抗的代价。中国的武装力量庞大,甚至可能超过美国的总人口数,所谓的“征服”简直不值一提。
当然,以上是中国人对美国提问的反应。美国人则认为,双方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最近几年这种紧张气氛愈加明显。因此,虽然中方表述可能有所偏向,无法完全公正,但不可否认的是,两国间的争斗一直未曾消退。美国人通过频繁的外交活动以及军事支持,依然希望通过不同途径控制中国。
针对这一荒谬的提问,许多国际社会的理性声音也站出来反驳。尤其是那些来自欧洲、英法等国家的意见,不仅详细列举了美国历史上几次试图征服中国的失败经历,也指出了美国与中国在多方面的深刻对抗。在这些国际朋友的帮助下,美国网友的幻想逐渐被打破。
美国曾尝试过四次占领中国的行动,尽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至今仍未放弃。这些尝试从历史上看,分别发生在清朝末期、民国时期、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每一次,尽管美方通过提供资金、军事援助或直接军事干预等手段,目标都是企图通过代理人或者直接行动来实现对中国的控制,但都未能实现。
第一次是在清朝末期,当时的中国因腐败、落后而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侵略目标。美国虽然作为新兴列强之一参与其中,但无法独占中国的资源,西方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也让美国无法如愿以偿。第二次是民国时期,美国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上投入大量资源,试图通过扶持亲美政权来控制中国。然而,蒋介石的利己主义使得美国未能如愿,国民党最终战败。第三次是朝鲜战争,美方通过支持南朝鲜并介入朝鲜半岛,企图打通一条直接进攻中国的路线。然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反击不仅迫使美军签署停战协议,还让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更加密切。第四次是越南战争,美方支持南越对抗北越,试图通过这一手段进一步控制东南亚,最终也因北越的顽强抵抗而失败。
经历了这四次的失败,美国认识到,想要征服中国远非易事。尽管如此,他们并未放弃,而是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渗透手段。美国通过与中国邻国的合作,尤其是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关系,继续推进其战略。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例如,日本虽然表面上是美国的亲密盟友,但实际上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早已借助美国的力量崛起,变得更加强大,且逐渐脱离美国的完全控制。
如今,美国可能已经开始进行第五次尝试,通过舆论环境对中国施加压力,借助一些国家间的矛盾进行挑拨。然而,中国已经不仅是一个强大的军事大国,更是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构建合作网络。虽然美国不断进行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的操控,但中国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应对能力。
此外,并非所有外国人都理智地看待这一问题。一些人认为美国没有兴趣征服像中国这样文化差异巨大、地理距离遥远的国家,认为管理起来太过复杂。但这种说法显然不成立。美国曾经历过反殖民斗争,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剩下的仅是一些自愿归顺的小岛。而美国的历史本身就深深植根于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曾经控制过像菲律宾这样远离本土的地区。
总而言之,过去美国缺乏征服中国的实力,现在则没有足够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