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南互保,拒不奉诏!大清帝国的汉官,终于硬气了一回
创始人
2025-09-05 06:34:00
0

1900年6月,注定了是不平静的日子。

大清的局势像夏日的炙热一般,令人不安,让人坐立难安。

最为焦虑的,必然是太后。

慈禧太后一生充满了艰辛与曲折,已经65岁的她依然早起晚睡,为那个“不成器”的光绪帝操心。

她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祖宗留下的基业若毁在她手中,岂不是耻辱。眼前的大清已经摇摇欲坠,纵使他人不言明,她心中却早已如镜般明晰。

内忧外患,朝野动荡不安。

外患方面,列强像蚂蚁一样蜂拥进入大清,随时可以挑起事端。

内忧,则来自一股新兴的民间力量——义和团,这些闹着要练拳的民众正在迅速壮大,带来了一股不容忽视的风暴。

太后深知,外部的列强并非短期内能彻底解决的问题,眼下最急迫的,便是如何应对这群闹得沸沸扬扬的“拳民”。

关于义和团的问题,朝廷内部的声音分歧明显,有人主张安抚,有人主张平定。

封建王朝一遇到危机,总会出现两种声音——主战与主和。

虽然这很矛盾,但也并不意外。常常,主和派的声音会占据上风。

对于皇家来说,花钱买平安是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不需要花费太多心思,且皇家永远不缺钱。

这一次,义和团问题也一样。经过一番激烈辩论,主和派最终获得了太后的支持。

他们的论点是,义和团虽然武力雄厚,但在忠诚上远胜洋人。与洋人相比,义和团并没有更大的野心,仅仅是为了些微的利益而已。

因此,不如将他们收编,将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义和团与洋人开战,胜负无论,对大清来说,都是一场双赢的局面。

即使洋人打死了义和团,至少可以平定国内的乱局。

荣禄与王文韶这两位主剿派的大臣深知,太后已经铁了心,要支持义和团。面对朝廷的决策,他们只能默默接受,不再坚持,任由太后与主和派自作主张。

大清办事的速度一向迅速。开完会议后,第二天人事变动就立即生效,载漪被任命为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的负责人。

载漪是个极具特色的人物,在大清的官场中,他几乎是反外最强烈的代表。

在他看来,所有与“洋”有关的东西,都应从大清的土地上清除出去。

载漪一旦接手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实际上就是大清朝在官方层面公开对列强宣战。

太后的用人变动,让列强的代表们深感不安。

这一举动令一些与西洋有过接触的地方大员也开始慌张,他们深知朝廷此举无异于自掘坟墓。

张之洞,作为湖广总督,急躁而果断。长期在地方上任职,与洋人有较多接触,他十分清楚大清与列强之间的差距,以及义和团真正的实力。

他知道,虽然义和团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但他们的行动并非如同想象中那么顺利。

他迅速向朝廷的主剿派领袖荣禄发出电报,强烈建议将义和团的活动限制在天津以外,必要时可以采取更激烈的措施。

张之洞在电报中分析,眼下大清已经被列强蚕食,形势异常紧急,绝不能再让义和团参与任何国际事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荣禄收到电报后,心里十分认同张之洞的观点,但面对太后的压力,除了沉默,也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刘坤一也通过电报向载漪表明,不能再让义和团肆意扩展。然而,主和派的高层并未改变态度,仍在策划着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

刘坤一怒不可遏,提出了著名的“邪术不能御敌,乱民不能保国”论调。

大清并非缺乏智慧者,只是缺少具有决断力的人。

作为新兴政治力量的代表,山东巡抚袁世凯内心深处也认同张之洞和刘坤一的观点。然而,他明白此时的大清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袁世凯向来如此,随风而动,见风使舵。

他明白,如果与太后立场不合,必然会受到惩罚。所以,他采取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他向外界发出了支持义和团北上的通告,同时暗示,真正的义和团应当奔赴京畿与列强对抗,而那些留在山东的义和团成员,必定是别有用心之辈。

这样一来,义和团的北上已成定局,而袁世凯也为清理那些滞留山东的假义和团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李鸿章在南方也向朝廷发急电,强调外患当前,必须先安内,并要求立即剿灭义和团。

然而,朝廷依旧放任义和团蔓延,毫无改变。

1900年6月的夏天,空气凝重压抑,紫禁城内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最初,义和团的战斗力并不差。

6月18日,八国联军的指挥官西摩尔率队从天津出发,途经廊坊时遭遇义和团的伏击,爆发了著名的廊坊大捷,联军损失惨重,西摩尔只得退回天津。

太后与载漪看到义和团首战告捷,内心无比激动。

“看吧,朝廷果然是英明的,谁说义和团没有战斗力?”

6月21日,慈禧太后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激动,急忙发布了重要命令:

第一,以光绪帝的名义,向十一国宣战;第二,通过电报指示南方大员广招义和团,为朝廷对抗列强。

然而,盛宣怀,这位大清少数的开明官员,看到了这一狂野举动的危险,决定采取行动。

他扣押了圣旨,并延缓了其传送时间,向南方的大员发出了紧急电报,提出了“东南互保”的战略。

盛宣怀的这一决定,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他提出的“东南互保”将成为日后历史发展的关键。

随着盛宣怀的行动,大清的守旧派在风雨中逐渐摇摇欲坠。

在东南互保协议达成后,清朝的旧秩序最终宣告破裂,为民国的混乱局面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旧... 说起旧社会的土匪,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智取威虎山》里那种“座山雕”式的山大王,凶是凶,但好歹还有点...
陶瓷烧结高温炉:赋能先进陶瓷产... 先进陶瓷崛起,烧结炉成核心支撑 在先进陶瓷产业的链条中,烧结环节是决定产品性能的“终局性”步骤,而陶...
原创 民... 故事发生在唐朝延和年间,泸州府有一个姓易的家庭,这个家庭世代经营生意,积累了万贯家财。到了易乾元这一...
2025年11月发泡陶瓷构件,... 在当今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中,发泡陶瓷凭借其优异的性能逐渐成为众多建筑项目的首选材料。然而,市场上发泡陶...
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落成 天津11月22日电 (记者 孙玲玲)天津大学冯骥才博物馆22日正式落成,馆长由冯骥才担任。 博物馆坐...
宁波:垃圾分类走进历史文化名城 央广网宁波11月23日消息(记者刘欣莹)22日,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
书法行业的一大丑闻 中国的书法,现在是一地鸡毛。 按照传统的习俗,中国书法有隶书,楷书,行书,篆书,草书方式。写出来的字...
曼城意外失利,英超争冠形势骤然... 英超第12轮的比赛在11月23日如火如荼地进行,令人瞩目的焦点在于曼城与纽卡斯尔的对决。曼城在主场以...
竹编家具:传统工艺也“摩登”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色彩丰富、形制各异的“平行竹编吊灯” 凳、椅及屏风的制作采用...
景德镇横戈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横戈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美霞,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