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龙且的死,会让项羽第一次感到失败的恐惧?
创始人
2025-09-05 06:03:28
0

提到“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任何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陌生。人们常常赞叹他是位真汉子,是真正的英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形象,甚至宁愿拔剑自刎,也不肯灰头土脸地返回乌江,去面对江东父老。然而,许多人可能未曾注意到,尽管项羽形象赫赫,豪气干云,司马迁却在《史记》中清晰地记录下了“项王恐”三个字。

这三个字所蕴含的复杂情感,使得众多学者和历史爱好者感到疑惑和困惑。项羽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感受到恐惧的?为何在楚汉相争这场占据优势的斗争中,他会感到隐隐的不安和担忧?要想理解其中的原因,恐怕得从一个人开始,这个人不仅是项羽的部下,还参与了一场扭转历史进程的战斗。

这个人叫龙且。龙且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并不算显赫,他的记载并不多,仅在某些战役中才有所提及。在史料中,若没有他带领项羽的20万精兵强将和韩信对抗的潍水之战,龙且的存在恐怕会被更加模糊。潍水之战的发生让历史学家记住了龙且这个名字,但随即又把他淹没在了众多历史人物的洪流之中。

尽管如此,通过仔细梳理史料,我们依然能了解到龙且如何从跟随项梁起义开始,到接受项羽的召唤。关于龙且的出生和早期经历没有详细记载,只知道他在项梁麾下担任司马一职,并且在大破章邯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后来,随着项羽的崛起,他也随项羽出征,在定陶一战中与韩信、曹参等将领交锋,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然而,一年后,龙且与项声一道成功平定了淮南地区,挫败了英布的叛乱。这些经历之后,史书对龙且的记载变得寥寥无几,直到他参与了决定命运的潍水之战。

那么,既然龙且在项羽手下的表现并不算突出,项羽为何会将自己20万精锐部队交给他指挥呢?这其中必定与项羽当时的困境密切相关。

公元前204年,项羽的军队围困刘邦在荥阳,将汉军的粮道切断,刘邦的处境愈发危险。古时战局往往在一方濒临绝境时,采用和谈求得喘息。刘邦便采纳了这一策略,主动派遣使者向项羽求和。然而,项羽的谋士范增坚决反对此举。范增曾在鸿门宴时提出果断出手,若项羽当时听从他的建议,或许整个楚汉争霸的局面都会完全不同。

然而,正如刘邦谋士陈平所言:“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这一句话揭示了项羽当时的最大困境:他手下无人可用。范增擅长谋略,但不擅长指挥;钟离昧与周殷则负责守卫西楚的后方,保证粮道畅通。在这种情况下,项羽不得不依赖龙且——这个名字虽不显赫,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龙且的死为何让项羽首次感受到失败的恐惧呢?

在项羽围困刘邦的数月后,韩信开始攻打齐国,试图从侧面解围,减轻刘邦的压力。韩信的战术如鬼神般高明,齐王田广根本无法招架,临淄被迅速攻破。虽然田广与项羽有宿怨,但面对韩信的猛烈进攻,他不得不求援于项羽。项羽深知,若任由韩信继续壮大,未来对自己势必构成威胁,于是同意与田广联合,共同对抗韩信。

于是,项羽将自己的20万精锐军队交给龙且指挥。龙且一向自信,认为韩信不过如此,甚至在项羽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易与耳”,意思就是韩信很容易对付,打败他只是时间问题。项羽对此充满信心,便把重任交给了龙且。然而,事与愿违,龙且的自负与傲慢导致了他的失败。

战后分析,龙且败在了自己的固执与刚愎自用。尽管手下的谋士建议采取谨慎的策略,拖延战斗、切断韩信的补给线,最终耗死韩信,但龙且却坚持主动出击。他过于相信自己的实力,低估了韩信的谋略,结果导致了自己的全军覆没。韩信巧妙地利用潍水设下埋伏,运用沙袋泄洪,令楚齐联军措手不及,陷入洪水的致命冲击中。最终,龙且战死,20万精锐军队也被彻底消耗殆尽。

项羽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龙且的死并非仅仅是一个将领的陨落,而是一次重大打击,意味着他失去了宝贵的20万精锐兵力。在这一刻,项羽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奈。与汉军的对抗愈发艰难,因为韩信已经占据了齐地,可以从后方威胁西楚。与此同时,项羽的兵力减少,军心涣散,内外困境重重。

在潍水之战后的形势下,项羽的局面愈发被动。即便他与刘邦签订了“鸿沟和议”,表面上的平静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恐惧。项羽明白,自己的兵力损失惨重,补给困难,甚至连谋士范增都因疑虑而出走,钟离昧与周殷的怀疑使得他内部出现了裂痕。在这样的困境下,项羽的失败已经逐渐显现,历史的车轮也在无情地向前推进。

总的来说,项羽的恐惧并非单纯来自龙且的战死,而是他所面临的全面危机:内部的将领涣散,兵力的严重损失,以及外部的敌人逐渐占据主动。项羽的恐惧,是对自己力量逐渐削弱、无法应对未来挑战的深切感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我国的发展是迅速的,而这种发展速度是不依靠掠夺式的经济侵略发展起来的。这在美西方国家眼里是惊讶的,他...
原创 为... 望闻问切诊疾患,救死扶伤治疑难。开刀妙用麻沸散,百姓皆称医中仙。 前几天休假时,品史君在朋友的带领下...
原创 诸... 在诸葛亮北伐的历程中,他共派出了七大先锋,这些先锋各有特点,而其中武艺最为高强的人并非赵云,而是魏延...
原创 五... 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之所以称其为珍贵,主要是因为照片中出现的五位元帅在革命战争时...
原创 这... 关于毛泽东,邓小平曾深入地表达过自己的看法:“毛泽东思想塑造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正是在毛主席的引领下,...
原创 戈... 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在经历了充满戏剧性的生活后,离世,享年91岁。 将戈尔巴乔夫的一...
原创 曾... 左宗棠和曾国藩,作为晚清时代的两位著名政治人物,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他们两人年纪相差不大...
原创 岳... 提到两宋交替时期的历史,岳飞这个名字无疑会让许多人想起。他不仅是南宋初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中国...
原创 商... 自古以来,王朝的兴衰更替,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新兴政权的第一步,往往是通过重建法理来为自己的统治...
原创 太... 东莱太史慈与小霸王孙策的激烈对决,堪称《三国演义》中五大单挑之一,正史《三国志》也有生动的记载:“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