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最顽固的战犯,被特赦后说毛主席真伟大,打败国民党靠一法宝
创始人
2025-09-05 05:04:31
0

1975年2月25日,响应毛主席的指示:“四届人大后要实行特赦”,公安部向党中央上报了《关于第七批特赦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列出了293名在押战犯,其中有13人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特赦,决定继续关押。然而,毛主席认为公安部的决定不够果断,要求全部释放,包括这13人。毛主席强调:“都放了算了,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他指出:“人家放下武器已经25年了。”他还特别提出释放战犯时要举行欢送会,热情招待他们,提供丰盛的鱼肉餐,并给予每人100元零用钱,恢复他们的公民权。同时,毛主席提到有些人虽然年老病重,但依然具备一定能力,应该给予治疗,像对待干部一样关心。

2月27日,毛主席在杭州作出长篇批示,强调了释放战犯的决定和相关细节。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了第七批特赦名单,293名在押战犯正式被释放。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特赦。当天,最高法院在全国各地的战犯管理所举行了特别会议,发布了特赦通知,并向战犯们发放了特赦证明。

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所长金源回忆道,当他宣布“从现在开始,抚顺战犯管理所撤销,改为贵宾招待所,战犯这一名称也不再使用,大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我们的同志”时,所有被释放的战犯都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举起拳头,高喊“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抚顺战犯管理所中释放的战犯中,黄维是最为著名的一个。他在淮海战役中被俘,最初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68年才被转移到抚顺战犯管理所。黄维出生于1904年,江西贵溪县人。14岁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这里他与比自己大4岁的学长方志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黄维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甚至有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当年报名黄埔军校时,复试的主考官竟然是毛主席。当时黄埔军校的招生方式非常隐秘,各地考生先经过初试,再由毛主席亲自负责上海地区的复试工作。黄维在回忆中提到:“那时我和方志敏等人来上海参加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考,接待我们的人正是年轻的毛泽东主席。从那时起,我就与主席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跟随蒋介石参加了东征北伐,屡建战功。20岁时,他就当上了团长,24岁升为旅长,34岁成为军长,特别是在抗日战争中,他表现卓越,屡次为国捐躯,建立了不朽的战功。然而,解放战争期间,黄维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他错误地选择跟随蒋介石投身内战,成为了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司令员。

黄维兵团被视为蒋介石在淮海战役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目的是解救被困的黄百韬兵团,并夺回宿县。虽然黄维兵团屡次试图突围,但每次都未能成功,最终在双堆集被解放军包围。为了扭转战局,黄维甚至计划使用毒气弹。虽然有军官反对这一违反国际法的行为,但蒋介石却批准了这一决定,并派遣空军为黄维提供毒气弹。这些毒气弹最终导致了大量解放军官兵的伤亡。

在解放战争后期,黄维兵团的覆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2月15日,黄维兵团的主力全军覆没,仅剩副司令胡琏等少数人逃脱。黄维被捕后,毛主席最终决定宽恕他,并表示黄维只是执行命令,不需处死。因此,黄维得以生还,并被关押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黄维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改造过程并不顺利,他一直拒绝认罪,时常以古诗自励,并频繁挑衅其他战犯。甚至他曾讥笑其他战犯没有气节,自己则认为始终坚持信念,心高气傲。然而,黄维渐渐产生了思想上的变化,对共产党的看法开始转变。

1975年12月,黄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之一获得了特赦。自从1948年被俘后,他在战犯管理所度过了27年。黄维获得特赦后,相关部门为其提供了选择的自由。台湾方面提出为黄维提供路费,并承诺补发他自1948年以来的工资。然而,黄维决定留下来,表示对共产党有恩,尤其是没有杀他,并且照顾了他的家庭。于是,他选择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担任文史专员,并享受全国政协委员的待遇。

黄维的妻子蔡若曙,曾被称为比电影明星还美,苦等黄维20多年,从未放弃。夫妻二人终于团聚,黄维的孩子们也都在新中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儿子黄理毕业于浙江大学,女儿黄敏南毕业于复旦大学,黄慧南也完成了高等教育。

恢复自由后的黄维,特意前往西柏坡纪念馆,想弄清楚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是如何打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的。站在毛主席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展板前,他感慨万分,并对讲解员表示,毛主席打败国民党,不仅仅靠武器,更依赖的是民心。

1977年,黄维与小女儿黄慧南一同南下考察,拜访了方志敏烈士的墓地。站在墓碑前,黄维默默鞠躬,内心充满悔恨与自责:“方大哥,我辜负了您的期望。”

1989年3月20日,黄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他被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这里也埋葬了其他12位国民党高级将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宋辽金西夏百年兴衰,四国灭亡顺序大揭秘。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北宋、辽朝、西夏、金国、是四国并立的政权...
端午节将至,爱国诗人屈原的坎坷...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
原创 专... 清朝的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长达六十余年,其历史记录《圣祖实录》却仅有三百卷,这个数字甚至比同样长...
小兵割下项羽大腿,被刘邦封侯!... 一、乌江血雨中的逆天改命 公元前202年的乌江畔,细雨裹挟着血腥味弥漫战场。28岁的西楚霸王项羽浑身...
南大世界史647考研历年真题试... 2023年南京大学647世界史基础考研真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南方古...
原创 “...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历史阶段。对于这些名人,经常被拿来一起相提并论,比如东吴四英指的是周瑜...
让厉行节约成为时代的精神底色 当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当“买买买”成为时代口号,厉行节约这一传统美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构。节...
原创 魏...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处于战乱之中。三股主要的军事势力迅速崛起,曹操、刘备和孙权各自领导着自己...
原创 霍... 金城兰州,地处南北交界,位于东西通道的咽喉地带,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1...
原创 不... 关羽一生斩杀过17位知名将领,其中有四位是将军,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庞德和夏侯惇。正史中关于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