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冰期”对明清有什么影响?
创始人
2025-09-04 19:03:03
0

明清交替,标志着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更迭。明朝的灭亡,除却积弊难以恢复的原因外,也有“天意”之说:在明末清初的1500年到1690年之间,气候进入了小冰期,这一冷期加速了明朝的崩溃,同时为清朝这个源自游牧民族的政权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且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在清朝建立后的19世纪初期,小冰期的再次降临,也让中国人民首次广泛将视野转向了海外。

雪中的故宫。来源.Pexels

根据统计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公元850年起的7次重大动乱几乎都发生在气候的冷期。而且,历史上的各次改朝换代,也往往与气候的寒冷密切相关。

冷期是指自全新世以来,全球气温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历史阶段,而“小冰期”则特指中世纪之后至20世纪上半叶之间,温度较常年低的几个世纪。小冰期最为显著的时间段出现在16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小冰期最为显赫的时期,是1500年至1690年间。从刘昭民在《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中绘制的“明代气温变迁图”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的温度比今天低1.5℃到2℃,正值小冰期气候的极盛期。在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与明清更替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

对于一个依赖农业的社会,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下降无疑对古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国家,在气候变冷的情况下显得格外脆弱。

小冰期对农业的打击极为严重。相比隋唐时期的暖期,北方的农业种植界限在小冰期时明显南移,土地适耕范围缩小,生长周期拉长,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尤其在明清时期,气候变冷带来的湿度降低、耕种土地减少等问题,使得农业生产遭遇巨大的挑战。

冰期还带来了频繁的气象灾害。从万历年间开始,明朝的内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干旱、蝗灾、洪涝不断发生,尤其是旱灾尤为严重,蔓延范围也空前广泛。相关文献如《明史》与《明实录》记录了大量“久旱”、“千里如焚”等灾情。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温度骤降,暴风雪和长冬季节极为常见,这就是所谓的“白灾”。

来源.Pexels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科技不发达,农业一旦出现问题,其他行业便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气象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打击足以影响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安危。

冰期还阻碍了交通,低温导致河流结冰,漕运被严重影响。尤其在清初,北运河的冻结期超过100天,几乎是今天的两倍长。而南方的运河,如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浙东运河等,也屡屡结冰,长达数十次。这些冷期影响了商品流通,导致了明末本已脆弱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停滞不前。

浙东运河绍兴柯桥太平桥附近河段。来源.Pexels

此外,冰期也促使了疫病的流行。1408年到1644年期间,明朝中后期共发生近20次大规模疫情。一方面,气候变化为疾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气温的降低使得人们的免疫力下降,给传染病的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鼠疫便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崇祯年间,鼠疫大规模蔓延至中北部,导致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居民大量死亡,损失惨重。

大明王朝在崇祯手中覆灭。图:崇祯皇帝自缢处。来源.Pexels

正因如此,冰期成为了明中期各地农民起义的直接催化剂。明朝时有文人曾言:“饥寒起盗心,荒年盗贼难保。”灾荒为李自成等起义军提供了时机与条件。李自成的起义便是在陕西的严重饥荒中崛起,士气高涨,但也因瘟疫蔓延,最终未能稳住京城。

李自成骑马像。来源.Pexels

小冰期的寒冷气候也为清军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寒冷的气候虽然对双方均是一样的,但对于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主的清军而言,他们更能适应这种严寒环境,尤其是女真部族,早已在极寒条件下生存下来。相比之下,以汉人占主的明军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显得格外脆弱。

长白山天池,图为女真族的发源地。来源.Pexels

人类学研究表明,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种,往往更能适应寒冷气候。对于明清之间的战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地理差异,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战略优势。

当时北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小冰期的严寒中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蒙古人因严寒灾荒纷纷南迁,明朝却拒绝接纳,而后金则予以接纳,这使得蒙古部落选择了支持后金,形成了明清之间更为严峻的局面。

后金合纵连横。来源.Pexels

气候变化还促使了中国南方的民族融合。由于明末小冰期的影响,南方地区灾难频发,汉人进入山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互动增加,导致了文化与习俗的融合。南方的畲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定居方式,并与汉人共同发展。

在岭南,气候的剧变更为显著。广东本来少雪,但在19世纪中期却发生了多次大雪灾,连续三年降雪极为罕见。这些灾害使得珠三角的农业社会遭受重大打击,经济萧条。此时,生活困顿的民众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尤其是南洋、美国等地,这一时期形成了明清时期的移民潮。

马来西亚麻坡的潮州会馆。来源.Pexels

总体而言,明清之际的小冰期,既是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也为历史进程的演变提供了深刻的影响。它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变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往天上撒钻石,能改善全球变暖? 属于好奇心的荣耀!10项“严肃又有趣”的科研成果获菠萝科学奖 11月22日拍摄的为观众展示煮鸡蛋...
盛世古玩乱世黄金,这句老话99... “盛世古玩,乱世黄金。”这句在坊间流传了数百年的老话,几乎成了中国人投资理财的红宝书。在大多数人的认...
宋代汝窑瓷器在线免费鉴定 汝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 "五大名窑" 的魁首,因产于河南汝州(今汝州市、宝丰县一带)而得名,核...
牛弹琴:日本人不敢相信自己眼睛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大相信自己眼睛,以为自己看到了一个假账号。 后来一看,很多日本人也都不敢相信自己...
广西崇左市委书记蓝晓已任自治区... 据广西卫视消息,11月22日,第十一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在南宁举办。报道提到,自治区党委常委、南...
人到中年才明白,精神的寄托可以... 纳兰性德早就在书里写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这句话道尽了人的心是飘忽不定的,把...
张家口一住宅楼交房两年地基下沉...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 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河北张家口一小区交房两年即现地基沉降,地下车库墙体及立柱多处...
用微笑“点亮”亚龙湾!三亚“爱...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见习记者陈苡琪 记者李艳玫)“曾有几位客人因天气不佳影响拍摄效果而闷闷不乐,我们...
瓜帅谈英超失利:多纳鲁马抱怨暴... 在英超本轮的一场焦点战中,曼城客场1-2不敌纽卡斯尔,主帅佩普·瓜迪奥拉在赛后接受了采访,深入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