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时期老照片:看清军文臣武将精神面貌,囚犯立枷示众表情倔强
创始人
2025-09-04 18:32:52
0

100年前的清朝,许多历史场景如今只能在电视剧中重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十张珍贵的晚清老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与学习。

照片中的人物名叫梁敦彦,他是晚清时期的一个重要官员,籍贯位于广东省广州府顺德县。1872年,清政府首次选派他作为留美幼童,前往美国进行学术深造,开启了他在西方世界的求学之旅。

这是一幅1905年外务部大臣的合照。外务部成立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由总理衙门进行改组,成为清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重要机构,承载着当时国家重要的对外关系。

照片中展示了一位清朝武将,他全身身着厚重的盔甲,身形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试想,在战场上穿戴如此繁重的装备,又如何能够灵活自如地应对战斗呢?这种传统武器的使用在激烈的战斗中恐怕会造成不小的困扰。

另一幅照片展现了一名官员坐在镜头前,和几名士兵的站姿呈现出一定的整齐感。他们的神态显得严肃,似乎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仪式。而那些士兵们则显得有些拘谨,衣着也并不显得威武,整体场景透出一种清朝末年的沉重气氛。

接下来是一群新兵正在进行训练,他们站得端正,但所穿的制服却让人感觉缺乏实战能力,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装束。这样的训练虽然在当时显得形式化,却也是一种呼唤改变的开始。

在另一张照片中,三名士兵正在教官的指导下练习装填弹药。尽管手中的土枪让人不禁怀疑其射程和威力,但在那个以冷兵器为主的历史阶段,这样的训练无疑反映了军事技术的逐步进步。

义和团高呼“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出他们对当时复杂局势的不解与迷茫。其实,晚清政府已显得摇摇欲坠,所谓“扶”根本无力改变国家命运。真正的出路在于变革,唯有革命才能带来国家的强大。在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艰难的日子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选择走上风险之路,然而却时常被捕。照片中展示了一位因铤而走险而被捕的人的遭遇,他正被施以立枷,亦称站笼。这种刑罚在《大清律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实属法外之刑,而地方官员往往利用这一手段来惩罚嫌疑人。

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艰辛,我们今日所享有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实在应当倍加珍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手记|这里有我们的昨天今天...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如今,回望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公开活动...
原创 清... 清代是少数民族掌权的时期,因此其朝廷和官员的称谓自然带有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从中央到地方,官职名称繁...
情境剧《国宝辽宁》 让文物从展... 由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辽宁省博物馆联合打造的情境剧《国宝辽宁》于18日晚在辽宁大剧院迎来首演...
原创 清... 百余年前,照相术从西方传入中国,带来了对现实的全新记录方式。镜头的背后,是这个古老国度经历剧变的印记...
原创 战...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山东六国被秦国所灭,六国自身也应为其命运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回望战国...
原创 舜... 舜摄政期间,天下有“四大罪人”,分别是共工、驩兜、三苗与鲧。舜对这四个罪族进行了流放和迁徙,但唯独对...
走进文化芯片,看历史和文物“活...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韶关市博物馆、韶州历史...
原创 清... “文正”是一个极为尊贵的谥号,在清朝历史中,仅有八位大臣获得过这个荣誉。无论是作为国家重臣,还是帝王...
原创 日... 日本人为什么不怕有假币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日币的制作极难被伪造,二是日本人的诚信。 日元属于合成纸...
学者马攸宁携《楼兰六百年》莅津... 王昌龄写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楼兰,古代诗人投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