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黎族人集中的毛道大峒(即现今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乡)发生了一场长达二十多年的严重械斗。主要参与者是空茅村和毛枝大村的村民,械斗波及周边多个村落。这场血腥冲突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结束于民国14年(1925年)。在这漫长的争斗中,双方都有死伤,财产损失惨重。两村村民积怨深重,甚至长期断绝了婚姻和交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推动下,两村才逐渐消除隔阂,重修旧好。
空茅村和毛枝大村,均位于毛道河的两岸。空茅村位于河流的下游东北侧,而毛枝大村则坐落在河的上游西南侧,两村相距约三公里。原本两村地理位置接近,田间阡陌相连,村民们关系亲密,互有往来,生活和谐。然而,这一切的和睦因空茅村的王老电而打破。
王老电是毛道峒最大的“合亩”首领(“合亩”是带有浓厚原始公社性质的经济组织,意指大家共同劳动、共享收益的形式,直到建国后少部分黎族地区仍保留这种形式)。作为“合亩”的亩头,王老电财力雄厚,连峒长也要依赖他行事。每年二三月间,王老电会借给周围村民稻谷,通常收取高额利息。
1897年春,雅袁峒袁村的王老豆向王老电借了200多斤稻谷。到了次年夏天,王老电前来索债,由于当年丰收不佳,王老豆无法按时偿还,提出延期至下一次收割时再还。可王老电不容分说,坚持要求立即偿还。无奈之下,王老豆只能拿出一只“作鬼”时用的小鼓作为抵押。没过几天,王老电又登门,声称仅凭小鼓并不足以偿债,要求王老豆再支付其他物品。王老豆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与王老电发生了争执。
在争吵过程中,王老电暴力对待王老豆,拿出勾刀,用刀背在他的脖子上重重一划,并恶狠狠地威胁说:“若今天你再不交出应有的物品,我就割断你的脖子!”这一辱骂人格的行为令王老豆愤怒至极,二人随即发生了肢体冲突,王老豆被打伤。周围的乡亲们见状纷纷围拢过来,严厉指责王老电的暴行。王老电见情势不利,便甩下一句“我们改日再算账”,气急败坏地离开了。
王老电离开后,王老豆担心他会复仇,便找到了村里的头人王老获等人商量对策。王老获等人认为王老电这般欺压王老豆,显然是藐视他们,于是决定采取行动。他们决定派人前往番阳峒,请来强悍的黎族兄弟去找王老电算账。
几天后,王老豆与王老获带领二三十名黎族兄弟,以及二十名村民,携带弓箭和火枪,气势汹汹地来到空茅村找王老电算账。然而,王老电早已听到风声,躲进了毛枝大村黄老崖的家中。王老豆等人未能找到他,便继续追踪至毛枝大村,但王老电又一次逃到更北方的什战岭。两次扑空让王老豆等人大为愤怒,于是,他们决定抓住毛枝大村的黄造硬的儿子和王才立的女儿作为人质,迫使王老电现身。
黄造硬的儿子被抓走后,毛枝大村的村民愤怒至极,认为是王老电的恶行导致了这一切,便要求王老电将孩子赎回。几个月后,黄造硬仍未见到儿子归来,心急如焚,便向黄老崖求助。黄老崖用宴请的方式,将王老电召至家中,并迫使他交出黄造硬的儿子。
王老电一度撒谎称,黄造硬的儿子早在被抢后就逃跑了,至今未归可能发生了意外。黄造硬悲痛欲绝,愤怒至极,威胁要与王老电决一死战。王老电最终答应赔偿六头牛和三口铜锣,作为孩子的身价和葬礼费用。黄造硬无奈,只得同意。可王老电答应赔偿之后却立即翻脸,并向外散播挑衅言辞,甚至声称毛枝大村人若有本事,可以来空茅村夺取牛和铜锣。这一言论激起了毛枝大村人的怒火,他们誓言与王老电拼死到底。
随着仇恨的加剧,两村人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恶性循环不断加剧,甚至持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前。直至建国后,双方才因民族团结政策开始解开长久的仇恨,逐步恢复了正常的交往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