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日本不为人知的“人种改造计划”,看倭人如何华丽蜕变
创始人
2025-09-04 17:34:18
0

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人民,通常都不用朝鲜人和日本人来称呼他们的两个邻邦,而是非常形象地叫他们棒子和小鬼子。

棒子,是因为在日伪时期,来自邻国朝鲜的皇协军是不配发热兵器的,他们只能手提木棒,四处游荡,所以就留下了这个代称。

这个代称出了东北地区,就很少有人使用了。而把日本人称为小鬼子,在全国都是通用的。这里的“小”,一方面表示了对日本侵华军队的蔑视,另一方面,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体型相比,是真的“小”。

日本人身高上的“小”

众所周知,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成年男性在身高上是有一定差距的,北方的平均身高比南方要高四至五公分。但是,

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即使和中国南方相比,也是真的“小”

这里列举几个大家可能知道的,有些名气的日本人的身高。

指挥对马海战的东乡平八郎身高159公分;他的拥趸山本五十六,身高同样是159公分。

日本侵华时期,做了三年首相的东条英机,身高163公分。

这三个人在中国,是可以进入“半残之列”的。

但是,

他们的身高比当时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还是要高出十几公分

日本人中也不是没有特例,曾经三度担任日本首相的

近卫文麿,身高就超过了一米八。

但是像他这样身高的人,在当时的日本是比较少见的,是真正的鹤立鸡群。

十四年抗日战争中,来到中国的侵华日军,平均身高在140公分到150公分之间。

他们最先踏入的东北地区恰恰是中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最高的地区,两者差距超过20公分

所以当时的东北人,憎恶而又戏谑的称日本人为小鬼子。而这一称号,就自北向南迅速地传播开来。

飞鸟时期开始基于“血统”的人种改造计划

同为黄种人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身高上为何会有如此的差距呢?

原因可能在于两个种族的基因存在着差异

日本土著居民的起源,至今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一般认为,日本原始种族的基因中,矮黑人的成分较多。矮黑人在日本历史上被称为

绳文人

,种族特点就是个子矮小。

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弥生时代,来自东亚大陆的移民进入日本列岛,这些人被称为

弥生人

弥生人和矮黑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种族。

弥生人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日本居民的身高情况,但是他们的平均身高仍旧不高

这就要说到营养问题了。日本是一个物产并不丰富的国家。历史上,

日本居民的营养摄入量肯定不如东亚大陆,因此也影响了日本居民的后天发育

先天的基因差异和后天的营养不足,造成了几千年来日本人身材普遍矮小的状况。

自汉代至明清,

中原王朝的史料上,多将日本人记载为倭人,这其中的“倭”,指代的就是身材矮小

早期的日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其他种族身高上的差距。

日本飞鸟时期,对应中国的隋末唐初,日本和东亚大陆之间的交流愈加密切。这时,日本人才发现了本族身高上的劣势

那个时候还没有基因概念,但是血统论已经出现了很久。日本人可能意识到,在血统上中原民族要比自己更加优秀——至少体现在身高上。

为了引入更加优秀的血统,缩小本族和中原民族身高上的差距,自唐至宋,

日本有计划的开展了向中原民族的“借种”行动。通过种种方式使日本女子怀上中原男人的血脉,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小”。

所以,你看,在当时尽管没有先进的科学理念指引,

日本人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人种改造计划。

元朝开始,中原和日本的关系逐渐恶化,日本的人种改造计划也难以为继。而日本通过向中原“借种”,究竟将平均身高提高了多少,史料中就没有记载了。

日本的江户幕府末期,对应中国的晚清,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了对东亚的侵略。在此期间,

日本人惊讶地发现,世界上不但有比他们更高的人,还有比他们既高又白的人

日本于是开始将“接种”的目标,从中原转向了欧美。大正天皇时期,还有人专门就人种改造写书立论,是为

高桥义雄的《人种改良论》。

书中明确指出,

“借种”的首选应该是欧美人。

这项理论长期指引了日本的人种改造计划,其中虽小有变动,也不过时将“欧美人”更精准的圈定为“美人”。究其原因,可能是被美国人打服了,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二战之后,明面上日本不在进行这项计划,但是大量“西日”混血儿的出现,或可揭示“借种”仍旧存在……

明治时期基于饮食的人种改造计划

除了“借种”之外,明治时期的日本人还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进行增高的努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日本政府通过派遣到欧美的使节,留学人员观察得知,

欧美人的饮食和日本人的饮食存在巨大差距

他们发现,欧美人普遍喜食牛肉,喝奶制品。而日本人的饮食种类比较单一,主食以米,肉食以鱼为主。

他们认为,不同的饮食习惯可能就是身高差距的直接原因

因此,

日本将人种改良计划从基因差异的内因,转向了饮食差异的外因

。自明治时代起,日本开始了饮食习惯的改良,从娃娃抓起,要求中小学生自小就要多吃肉,多喝奶,讲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

日本人的努力还是见效的,

自明治时代至本世纪初,日本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有了明显的增加,从最初的140至150公分之间,增加到了现在的170公分出头儿

但是,日本人的原生绳文基因,限制了他们身高的持续增加。不客气的说,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经达到了极限,用再多的后天饮食催高,也无法继续改善的了。

结语

日本的人种改造计划,从最早的“借种”,到现在的饮食,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基因上的先天差异使得日本人的身高已经无法再进一步增长了。

没有办法,基因是决定人类相貌和体型的根本原因。北欧人普遍要比南欧人白,比南欧人高;中原民族普遍要比日本人、东南亚人高;即使在中国境内,北方人也比南方人要高,这都与基因之间的差异有关。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生物技术的进步可以抹平这一基因造就的内在差异。相信,日本人是急切盼望这一天到来的。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2000年前修的,如今不长杂草,专家材料如今都舍不得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怎么回事。 说到秦...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堪称是最有骨气的朝代,它便是大明。大明...
原创 刘... 历来在民间老百姓心目中,三国群雄中曹操的形象是“狡诈狠辣”,刘备则是“仁义爱民”。然而其实在乱世之中...
原创 汉... 五胡乱华有多乱?他奈奈滴比李云龙发动平安格勒战役导致乱成一锅粥的晋西北还要乱。 如果一个人经常说自...
原创 原...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5):秦韩宜阳之战(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
原创 战... 韩、赵、魏三家瓜分魏晋国标志着战国七雄确立格局的,魏国是七国中最先崛起的国家,一路独领风骚,让周边国...
原创 战...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问王翦:“老将军,此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
原创 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国祚近六百年...
原创 后... 对于慕容垂来说,自从消灭了翟钊之后,后燕便成功掌控了黄河以南的广阔地区,这不仅极大增强了南线的防御力...
刘备18岁和一个猛将义结金兰,... 刘备18岁和一个猛将义结金兰,做梦没想到80年后其子灭了蜀汉和刘禅。 刘备早年间游学各地,师从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