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靠杨乃武小白菜成名,官至军机大臣,却是个白字先生
创始人
2025-09-04 14:32:33
0

说到义和团,不能不提的一个人,是刚毅

。如果没有刚毅在朝廷为其摇旗呐喊,义和团断然不会有那么大的声势。

戊戌政变之后,光绪皇帝支持康有为、梁启超所施行的新政全部废除,朝政急切地向后转,加上顽固派的挑唆,慈禧太后和西方列强的关系一下子紧张起来。

为了迫使慈禧太后还政于皇帝,西方列强一直向其施压。老佛爷无计可施,当听到顽固派之一的刚毅吹嘘义和团如何神勇,如何有神术,刀枪不入时,也开始疑惑:真有这么神勇的部队?她一直都是半信半疑的。

于是,为了悬在心里的“义和团”的石头能够落地,她便若派刚毅和赵舒翘到义和团的基地涿州进行考察。

一辈子精明的老佛爷,自以为派了可靠的人,但万万没想到,刚毅实在是太喜欢义和团了,也实在太希望中国有人可以刀枪不入了。所以,居然让义和团的大师兄们变戏法的手段给蒙骗,回去以后便继续吹捧义和团。

但又有另一种声音认为:

同去的赵舒翘其实看出了破绽,但慑于刚毅的气势,却没敢说出实话。

因为一旦说了实话之后,必定会引来顽固派的群攻,说不定就会像“

庚子被祸五大臣

”中的“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工部左侍郎许景澄”一样,被当成洋人的二毛子,给在北京菜市口杀掉。

因为在“庚子被祸五大臣”中,像

许景澄

曾是驻俄、德、奥、荷4国的公使,作为资深外交家的他深知用军队攻杀外国使臣这件事的严重性,所以才会上书慈禧太后:攻杀使臣,中外皆无成案。无奈却被慈禧定性为:

肆意妄为,有离间朝廷的阴谋。

所以,义和团作为香饽饽,没有敢说它的坏话。因为当政者正要凭借这一股民间力量来打击洋鬼子,任何阻挠、劝说的话都会被认为是在唱反调。

说回刚毅,按照常理推断,西太后应该是相信刚毅这个人的。因为刚毅给人的印象就是:

出身贫寒,没有靠山,有个人主见,乐于奉命跑腿办事。他从刑部一个不入流的专门抄写、翻译满汉文的中低级文书官员做起,一直熬到刑部郎中(相当现今司局级的官员),著名的杨乃武小白菜案,就是他经办的。硬是把一个做实坐死了的案子,生生翻了过来。

通过杨乃武小白菜案,反对戊戌变法,招抚义和团“扶清灭洋”等倡议,职业生涯从

江西按察使、广东云南布政使,山西巡抚,一跃升为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深获老佛爷的喜爱。

刚毅和赵舒翘

两人,都是当年知名的法律专家,死刑终审把关的刑部秋审司的成员,人称八大圣人。此后外放到江西、广东、云南、山西等地,刚毅官声也一直不错,颇有清廉刚正之名。

只不过,这个清廉刚正的刚毅,却是个不读书的人。清末,满人读书的本来就不多,一个从办事员混出来的满人官员,没上过什么学,更没有参加过科举,入仕就一头扎在刑律里面,接触的尽是法条和案例,文化素质的确不怎么高。

掌管刑部司法的官员们,那时候都喜欢将皋陶(读音gaoyao)奉为中国司法的鼻祖。

传说他是舜的司法官,但刚毅却读成gaotao。他研究了古代探案名著《洗冤录》之后,将书中所有的“瘐死”,都写成“瘦死”。慢慢地官越做越大了,人家抨击他“刚愎”,他还以为是夸他,只是不解,为何不说他“刚直”,而说刚“复”。

清末的北京城流传一首讽刺刚毅的诗,是这样写的:“

帝讲为王尧舜惊,皋陶掩耳怕呼名。举贤能举黄天霸,远佞能驱翁叔平。一字难移惟瘦死,万民何苦不耶生

。”

说的就是他说白字的故事,

明明尧舜是五帝之属,他非称尧王舜王;皋陶应该读做“gaoyao”,他非读“gaotao”;他推荐一位武将龙殿扬,词穷后说是他的黄天霸。

同治帝和光绪帝的老师,

晚清清流派领袖翁同龢(字叔平),和刚毅是死对头。当翁同龢被革职后,刚毅乐开了花,说自己从此“远离佞人”;《洗冤录》中所有的“瘐死”,都写成“瘦死”;而耶生也就是聊生,把聊念成耶,也是一个他著名的白字范例

虽然是个白字先生,但刚毅很忠君(严格地说是忠于太后),很爱国,死活看不顺眼洋鬼子,一身不沾洋务的边。并且爱死了义和团,至死都相信真的义和团能刀枪不入,也希望义和团能够真刀真枪地和洋人干一架。

等到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义和团作鸟兽散,西太后西狩逃窜,作为忠心护主的刚毅也是一路跟着,餐凤露宿,走到太原得了病,一病不起。

也有人说他是故意吃了泻药,连泻数日,把自己拉死了,实践了“君辱臣死”的信条。

后来议和惩罚祸首,虽然他在名单上很靠前的位置,但人已经死了,也只好免了。

刚毅是晚清不读书,不明大势,却要强出头的反面典型。他自以为发现了可以力挽狂澜的力量,全身心投入其中。虽然有点死心眼,这样的人在满人中,其实算是有责任感的,比那些一群只知道拎鸟笼子闲逛,看戏打架斗蛐蛐,说闲话,拱闲火,整天吹牛起哄的旗人,在人品上要强得多。

闹义和团的时候,这些游手好闲的旗人跟着闹得最凶,整天嚷嚷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到了八国联军一来,都温顺得像绵羊,天天盼着他们眼中的大汉奸李鸿章来解救他们。

可惜,像刚毅这样的人,其愚昧程度,却跟这些旗下都是不分伯仲。个人的力量大,办事也算勤快,再加上愚昧,结果坏事也坏得大。因为别人是起哄的站在一旁看看热闹,他却是领头的且实打实执行的。

所以,你怎么看刚毅这个人呢?请评论区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甄... 在《甄嬛传》中,皇后宜修的无奈表露无遗,尤其是在一个关键场景中。甄嬛因宜修的陷害,失去了对雍正的信任...
历史上虚构的六大猛将,明明是子...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里,诞生了不少特别棒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越来越多,里面也创造出了好多虚构的人物角...
查奇之战:穆斯林入侵者征服旁遮... 公元11世纪,距穆斯林首次进攻印度已过去数百年之久,主力也由阿拉伯人换成更具侵略性的突厥。但稳固成果...
原创 抗... 哈喽,大家好,我是品古。最近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底下讨论声一片,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到底应该被谁获取...
波拉约洛的《十裸男之战》:在欧... 安东尼奥·波拉约洛,《十裸男之战》(或称《裸体男子之战》),约1465年,铜版画,15-1/8 x ...
原创 中... 很多人都在寻找历史真相的路上奔波和努力,甚至用自己毕生精力去追求某一历史真相,然而神秘莫测的历史,任...
原创 南... 在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在30岁时病重。面对健康的急剧恶化,他下达了一道紧急圣旨,...
历史上令人无比头痛的匈奴,如今...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匈奴作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曾在欧亚大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以其强悍的战...
原创 崇... 崇祯皇帝自杀殉国后,明朝还有多少兵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最让人同情的亡国皇帝。崇祯皇...
原创 赤...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有着这样一个经典桥段:周瑜为了害死诸葛亮,特意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天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