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英雄》系列的小说评书中,有五位被称为绿林魁首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是:南路绿林的单通单雄信、东路绿林的尤通尤俊达、西路绿林的谢科谢映登、南路绿林的王勇王伯当,以及北路绿林的王宣王君可。每个人在绿林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掌握着各自的势力。然而,这些人物的命运充满了波折,最终都没有获得和秦琼同样的辉煌结局。
这五位绿林魁首中,除了谢科谢映登外,其他人物的事迹都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有详细记载。可惜的是,虽然他们曾有过辉煌的战斗和江湖地位,最终只有始终跟随秦琼的尤俊达,凭借着忠诚和英勇,在大唐建立后的政权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左武卫大将军、琅琊郡公等高位。相比之下,其他绿林魁首的结局则显得较为悲惨。
众所周知,秦琼在李世民登基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这一军职赋予了他非凡的荣誉和地位。因此,史书记载称秦琼为“秦武卫”。他因勇力过人和所向披靡的武艺,被誉为唐朝的英雄之一,甚至在历史中被尊为“门神”。不仅如此,他的画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而他的墓前石人石马,也成了唐朝开国元勋中的独特象征,这个勋位类似于今天的特级战斗英雄。
尽管秦琼的生平事迹流传千古,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而绿林魁首中的其他几位,在正史中的结局则显得格外悲惨。谢映登,虽未出现在官修正史中,却在道家典籍中留有名字,成为流传一时的英雄。在河南、陕西等地,有许多纪念谢映登的祠庙和遗迹,甚至在台湾的明圣宫中,也有对他的祭祀。然而他最终并未像秦琼一样拥有显赫的地位,而是逐渐被遗忘。
与谢映登相比,王伯当在正史中有过较高的职务,曾担任唐朝十六卫大将军,甚至在李密叛乱中担任了左武卫大将军。可惜的是,王伯当虽然有着高官厚禄,却因支持李密而遭遇不幸。当李密被杀时,王伯当也未能幸免,最终与李密一同丧命。
单雄信的故事则更加复杂。作为瓦岗军的创始人之一,他原本有着光辉的前景。遗憾的是,单雄信在战乱中误入歧途,最终选择支持了王世充。随着王世充的失败,单雄信也被唐朝捕获,最终斩首。历史上,单雄信的忠诚与英勇总是被后人称赞,然而他最后的选择却给他带来了悲惨的结局。
王君可的结局更加可笑。曾经被李渊任命为彭国公,并受到重用的他,最终因权谋之计设计陷害李瑗而获得短暂的权力。最终,他因诈术而得来的“平叛功绩”并未持续,王君可死后名声尽毁,成为历史的笑柄。
尤俊达,历史上真实姓名为牛进达,是唯一一个在五位绿林魁首中命运较好的人。他一直忠诚于秦琼,并且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后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并封为琅琊郡公。他的结局,不仅仅是在职务上继承了秦琼的荣光,其谥号“壮”也与秦琼一脉相承,令人印象深刻。
总结这些人物的命运,不难发现,虽然他们都曾是绿林中的顶级人物,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但他们的结局和秦琼的荣耀相比,显得相形见绌。这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历史的变迁不仅仅依赖于勇气和忠诚,智慧、抉择和人脉也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如果单雄信、王伯当、王君廓等人能有秦琼程咬金的智慧与远见,他们的结局也许会有所不同。在这些英雄中,谁的江湖义气最重,谁又能成为历史的真正赢家,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深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