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为什么营建洛阳?不是为了享乐,其实他有这个目的
创始人
2025-09-04 12:33:30
0

隋炀帝初即位,就着手营建东都洛阳。洛阳是后来修建起来的通济渠的终点,也就是山东、江淮粮运的集中地。因此如果把它作为陪都,以后倘遇关中饥荒,上自皇帝下至各级官吏都可由关中迁移到洛阳来,减少关中粮食紧张的压力,这是比较适宜的。

所以炀帝就在即位以后的第四个月—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十一月,下令以洛阳为东都;并在洛阳附近置洛口、回洛等仓,储积粮米,作为荒年的准备粮。营建洛阳为东都,在经济上政治上,都有一定的意义。有人问既然关中粮食那么困难,为什么隋王朝和以后继隋而起的唐王朝不干脆地迁都洛阳呢?这是因为隋和唐前期,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均田制,主要军事力量是府兵;而掌握隋及唐前期中央统治权力的是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

先从均田、府兵来讲,山东、河北一带,自魏、齐以来就是地主经济比较发展的地区,国家掌握的土地足以供均田授予的就不多,因此,在这些地区的均田,是有名无实的;长江以南,在陈亡之后,也缺乏隋王朝推行均田制的历史记载。同时,上述地区,也不是府兵兵源所在地,如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江南道到唐代也只有两个折冲府,可见政府只要求在那些地区的小农能够承担国家的田租、丁调、力役等等剥削,也就没有进一步在这些地区推广府兵制的必要了。

可是关陇和河东等地区却大大不然,这些地区,地主经济比起山东、河北来,是不算发展的(长安附近除外),因此均田制能够相对地稳固住。《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全国折冲府五百六十六(最多时六百三十四),而关中折冲府二百七十三,陇右折冲府二十九,河东折冲府一百四十三处合算起来,共四百四十三,占全国折冲府总数的四分之三强。

唐王朝的府兵兵源分布地区,是继承隋王朝的布局而来的,从而推知隋王朝的府兵兵源地也主要在关陇与河东。既然均田、府兵的重心在关陇、河东,尤其是关中,那么,立足在这均田、府兵基础上的隋和唐前期的关陇贵族地主统治集团,也必然把大本营安置在关中,无论隋王朝或以后继隋而起的唐王朝,都不可能放弃它们的根据地而迁都。

所以隋、唐两朝虽然营建洛阳为东都,而政治中心、军事重心,还是在关中。综上所述,炀帝的营建洛阳为东都,是适应当时情势的,并不能算坏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一知名商场突发公告:9月1... 近日 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 天虹商场(横岗店)发布致顾客朋友书 宣布将停止经营 ▲网友在...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四川泸州:创新... ↑ 9月5日,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游戏。 2023年以来,四川省泸州市...
观礼九三阅兵返穗后,这位英烈后... 广州市天河区的林洁女士,是中国空军抗日英烈林耀的侄孙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两起!诋毁阅兵、策划低俗求婚被... 一网民发布诋毁“九三阅兵”言论被警方依法查处 9月3日,湖北襄阳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孟某某(男,47...
悦读|200余件(组)文物一书... 徐州古时为楚国封地,有着极为丰富的汉文化遗存,想要走进汉文化就要去徐州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专业...
原创 印... 与我们仅有咫尺之遥的锡金,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呢?这些曾经在喜马拉雅山脉脚下雄踞一方的君主,他们...
原创 梁... 历史上,任何一个事件或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背后的内在原因,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必然性”。然而...
原创 被...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记得点击上方的“关注”,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愉快的阅...
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新发现 “唤...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成功入选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该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北京四九城内流传着一首民谣:“房新、树小、画不古,此人必是内务府。”这首民谣的出现,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