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王朝灭亡之后没过几年,东汉就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而东汉是靠着世家大族起家,因此他们也十分倚重世家大族,但没想到因为这样埋下了外戚干政和豪强自立的祸端。这种情况在东汉末年更为显著,当时的地方太少和长官。他们虽然名义上是朝廷的人,但做的都是一些独立反叛的事。
我们从小的教育之中都知道孝顺谦让的礼节,而这个孝顺谦让的礼节正是被东汉时期的孔融所发扬光大。恐龙是孔子的后人,他们的家族在和平时期飞速发展,也成为了东汉末年的豪强家族。而年幼的孔融谦让梨子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但大家不会想到的是孔融一生的巅峰也就止步于让梨了。
恐龙让你的故事是说他们家当时在分梨子吃,如果按照传统教育之中的辈分和长幼来看,应该是给小的和老的先吃,但孔融却十分遵守规矩,他主动的把梨子让给自己的兄长吃,这种行为得到了当时人们的一片称赞,大家都夸他年纪虽然很小,但却十分懂事,长大了一定是栋梁之才。
其实在孔融的家庭之中,一个梨子根本算不了什么,因为他们的家族在当地本来就十分富有,这种故事更加像是一种夸耀自己家族子弟品德的编造。而当时的孔融也利用这个事情成功的包装,至今被社会贤达所承认。事后的孔融并没有多大的成就,在东汉灭亡以后进入了动荡分裂的三国时代,而孔融也因为得罪曹操最中身消玉殒。
孔融得罪曹操是一种缺乏智慧的表现
我们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时的恐龙在整个东汉末年,虽然说坐在地方长官的位置上,也是一种政治进步的表现,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不懂得变通,却使得他的家族陷入了危机。特别是在曹操即将取代汉朝的那一段时期,整个天下动荡非常。
如果按照正常的规律来看,新王朝取代旧王朝,那聪明的人都会来一副新王朝,因为他们觉得统一才是天下真正的大事,而一个天下并不是为一个姓氏所服务的。当年的孔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相反他十分反对曹操,对曹操所作所为都十分厌恶。曹操为了平定北方频繁地发动战争,这在孔融看来简直就是耗费名利,对国家一点都没有好处。
可我们稍微理解政治,军事的人都会知道统一的代价就是要频繁的发动战争。而在战争之中,特别是在冷兵器时代,死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孔融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一直批评曹操,甚至批评整个汉帝国的国策。把自己包装成清高伟岸的样子。
曹操本来是一个十分谦让甚至包容的人。他认为恐龙作为孔子的后代,在当时的社会有一定的名望,朝廷虽然权力十分巨大,但也不能随意处置读书人。就这样,曹操对孔融一直忍让。但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孔融以为曹操的退步和忍让是因为他害怕自己的道德制裁,便越发的放肆起来,这最终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孔融身死但让梨的故事却成为人生巅峰
后面的曹操终于忍不了孔融的所作所为,他便下令让橙子收集孔融的证据,决定将他出事来达到言论统一的目的。因为孔融作为国家大臣对政策的制定是有一定的讨论权力的,但他一而在再而三的和国家政策相左,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统一的进程。后曹操于诽谤朝廷要言获罪的罪名,判处孔融死刑,到他死的时候,许多亲朋好友都没一个人来给孔融收尸,这也算得上他人生的失败之处了。
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在整个社会都会有人自发的尊敬并向他学习,但他错误地估计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曹操是对汉朝所不利的,可曹操最初的行为却是为了维护整个汉朝北方的统一和平,孔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所作所为和清朝末年的清流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他人生的境界也就止步于小时候的让梨,在后面的历史发展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也只有小时候的故事才被记录到课本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