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承诺归还沙俄抢走的土地,到提出出海权,俄时隔100年再服软
创始人
2025-09-04 03:34:50
0

由于晚清政府的无能,沙俄在十九世纪末强行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然而,当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列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承诺:愿意将这些被沙俄占据的土地归还给中国,只需要北洋政府答应两个条件。

但当北洋政府听到具体的条件时,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

不仅未能收回这片土地,反而丧失了东北港口的出海权。

也许列宁根本没想到,百年之后的今天,俄罗斯竟然主动解除封锁,重新开放了东北港口的出海权。

那么,北洋政府为何拒绝了收回土地的机会?而俄罗斯又为何会主动服软呢?

1919年,刚刚结束一战不久,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与世界其他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政权,苏联迅速走向了世界舞台。

而更加让人意外的是,苏维埃政权刚成立不久,列宁便宣布愿意将沙俄侵占的土地归还给北洋政府,前提是中国能够接受两个条件。

这个消息一传到中国,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那些热爱祖国的民众纷纷期待国家能恢复领土的完整。

然而,众人盼望的却是北洋政府的拒绝回应。

原因在于列宁提出的两个条件让北洋政府感到无法接受。

第一个条件,是要求北洋政府承认苏维埃政权的合法性;

第二个条件,是要求中国否认清朝政府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对于当时的北洋政府来说,这两个条件充满了风险。

首先,苏维埃政权当时并未得到西方列强的承认,如果北洋政府公开支持这一政权,必然会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可能导致北洋政府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而第二个条件,更是让北洋政府陷入两难:否认不平等条约等同于与西方列强开战。

当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众多,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力远远强于北洋政府。如果北洋政府违背这些条约,必然会遭到西方列强的联合进攻。

更何况,北洋政府当时依赖西方国家的援助,答应列宁的条件意味着切断与西方的联系,自断后路。

此外,各地军阀的混战也是北洋政府拒绝的原因之一。

如果苏联真归还了那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谁来接管这些领土?是否会导致军阀割据,甚至威胁到北洋政府的稳定?

为了避免这种隐患,北洋政府宁可放弃收回领土的机会,也不愿冒险接受列宁的条件。

消息传出后,各地爱国人士纷纷行动起来,强烈谴责北洋政府丧失国土的行为,纷纷表示希望改变这一局面。

然而,爱国者们并未意识到,即便北洋政府答应了苏维埃的条件,收回失地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苏维埃根本没有意图归还这些土地。

在欧洲,维多利亚女皇的子女遍布各国,包括德国、俄国、丹麦等,许多欧洲统治者都与她有亲戚关系,因此她被称为“欧洲祖母”。

而列宁推翻沙俄政权并处决了沙皇一家,这直接挑战了欧洲贵族的利益,成为他们与苏维埃政权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列强的联合围剿显得名正言顺。

此外,苏维埃政权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完全对立。

这些国家大多通过侵略扩张积累财富,而苏维埃政府则强烈反对侵略行为,追求与世界不同的发展路径,正因如此,列强对苏联的敌视与围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苏联内部,仍有不少沙俄残余势力对新政权构成威胁。

不仅如此,外有70万联合军四面八方入侵,波兰几乎打到了莫斯科,而内部的70万白军也随时准备推翻苏维埃政权。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列宁需要为政权争取时间。

因此,在政权成立之初,列宁急需扩大影响力,争取外援,并分散欧洲列强的注意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列宁将注意力转向了中国。

通过提出归还领土,列宁要求北洋政府承认苏维埃政权,并否认不平等条约。

如果中国拒绝接受这两个条件,列宁便可以借此不断与中国谈判,不仅继续控制沙俄的领土,还能制约中国,避免其加入欧洲联军,威胁到苏联。

如果中国答应,意味着与欧洲列强敌对,必然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减轻苏联的压力。

对于苏联来说,这无疑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交易。

而这种归还领土的举动,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输出了苏维埃的意识形态。

事实证明,归还领土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苏联的一个策略。

为了确保政权的生存,列宁必须保证中国不会干扰苏联的事务。

即便北洋政府拒绝了苏联的条件,爱国运动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中国的行动。

虽然未能分担苏联的压力,但也避免了加入围剿苏联的行列。

仅仅一年后,苏联的局势有所缓解,承诺归还土地的计划便被搁置。

到了1922年,苏联与中国的交流中,再也没有提及领土问题。

此后,中国多次提出要求归还沙俄占领的土地,但每次都被拒绝,甚至还以各种借口封锁了中国东北的出海权。

当时的中国无法与强大的俄罗斯对抗,只能忍气吞声。

然而,今天的中国与过去大不相同。经过数十年的崛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曾经屡次被侮辱的国家,如今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与此同时,俄罗斯由于乌克兰冲突,面临国内经济困境,国际压力倍增。

曾经的苏联试图通过与中国合作,寻找喘息机会,而如今,俄罗斯则主动寻求中国的支持。

曾经被苏联封锁的东北出海口,如今已经重新开放,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关系逐渐加深,共同制定了远东开发的计划。

这一变化背后,正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实力,使得俄罗斯不得不做出妥协。

只有通过与中国合作,才能在国际局势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历史的轮回,让今天的中国掌握了主动权。尽管沙俄占领的领土至今未归还,但随着中国日益崛起,曾失去的领土,终有一天会回归。

对于俄罗斯重新开放东北出海口的举动,您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陵大工山铜矿遗址:一场跨越2...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大工山铜矿遗址后续如何进一步发掘?当地采冶生产活动是否有提前的可能?怎样做好南陵...
原创 这... 古代韩国 郑韩故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郊,坐落于双洎河与黄水河的交汇点。这片区域因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与...
原创 建... 57位开国上将,每位都是天生的英雄人物,他们中有像萧克、邓华这样的谋略家,有李克农、张宗逊这样精通隐...
原创 抗... 1940年5月,徐向前正在前线指挥战斗时,接到了延安党中央的命令——参加即将召开的七大。 他迅速安...
原创 古... 古巴比伦时期无论建筑还是文化都是现今我们研究的对象,在建筑上,有巴比伦通天塔,有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等等...
原创 曹... 近年来,历史文化界频繁出现“翻案风”,不少历史人物被贬低到极点,诸葛亮便是其中之一。以往被称为睿才的...
中国科学家造出“逆天”钻石!终... 今年84岁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毛河光,已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包括《科学...
原创 颠... 隋唐是继秦汉之后,第二个建立了完整政治体制的帝国。这一体制的形成与北魏的历史积淀有着密切联系。如果没...
原创 “... 在中国,有两座闻名遐迩的紫金山,其中大多数人对此更为熟知的便是位于南京的紫金山。然而,历史上,另外一...
原创 诸...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对决,主要发生在诸葛亮的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期间。在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