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就能造的无畏舰大炮,为何到了民国时期,却技术退步无法制造
创始人
2025-09-04 01:32:41
0

众所周知,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摇摇欲坠的统治。

大力发展重工业、海上工业也成为了当时的一大潮流。经过有志之士的不懈努力,在清末时期,我国甚至能造出与西方国家比肩的无畏舰大炮。

可是到了民国时期,竟然造不出这种先进大炮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军工实力没有进步反而退步,背后真相到底为哪般?

提到清朝末期,必定会想到四个字“内忧外患”,长时间闭关锁国,闭门造车的大清王朝,不仅统治内部高度腐败,就连与敌人战斗的装备也是相当落后。自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将封锁的国门打开之后,清政府才想着做出改变。

鸦片战争清政府惨败的事实,给了无数仁人志士有力的一击;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时,这些有志之士便彻底认清了现实,开始更加虚心地向西方学习。

想必大多数人会觉得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血泪的抗争史,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时候,清军是屡次战斗,屡次失败。

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猜测:当时清军与敌人撕打的时候,用的是不是大刀跟长矛,所以才会输得这么惨。

其实,在洋务运动开始之后,清政府就开始着手改善装备了。到了20世纪初期,清军的部分部队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武器,有些甚至比西方列强拥有的装备还要好。

清末一些有志之士已经在频繁的战败当中,认识到了列强武器的威力。他们在花钱购买西方先进武器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本国重工业。

1941年,有人提出抵御西方列强侵略的六种策略,其中指出依靠目前清政府制造的水师船舰去战斗,简直就是螳臂当车,鸡蛋碰石头。必须要建造坚船利舰,才能与之匹敌。

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之后,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等重工厂的建成,对于建造重炮,重舰而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905年,清朝已经能独立制造305毫米口径,重量级在50吨的巨型阿姆斯特朗大炮了,仅仅是单个炮弹就有726斤重,威力巨大,甚至能将厚厚的铁甲给当场击穿,发达国家的制炮水平也不过如此。

同年,仿制国外克虏伯式山炮也取得了成功,在掌握了相关技术之后,便大规模量产了600多门。

在多次仿制成功之后,一些有志之士甚至打起了无畏舰大炮的主意,并且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将该舰炮给建成了。

难能可贵的是,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掌握了制造重炮,重舰的关键环节,从冶炼到零部件的配置等一系列操作,全部可以独立完成。

在20世纪初期,上海江南制造总局的制造水平在平稳中前进。并且整个炮厂车间,有条不紊,生产效率非常之高。

从洋人用大炮把国门打开,到推翻清政府,清朝彻底灭亡,这些重工业生产基地一共生产了将近3900余门近代化的火炮。

西方列强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才取得的成就,中国人只用了几十年,便与其比肩了。抛开清朝内部腐败等问题不谈,当时清军拥有的战斗装备还是相对先进,能与西方列强进行抗衡的。

如果在此基础上发展下去,想必民国时期的重工业发展必定不会太差。可是事实却背道而驰,清朝时期能造出无畏舰大炮,到了民国时期,反倒黔驴技穷,造不出来了。

民国时期虽然没能造得出来无畏舰大炮,但还是能造一些普通的重炮,重舰。只不过在重工业制造这方面,跟腐朽的清朝比起来还是有些距离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上一些主流国家开始用一种特殊合金来制造重炮,但是此时的民国是没有实力去仿制这种特殊合金的,所以重工业的发展一度十分缓慢。

1921年,当时最大的兵工厂—奉天兵工厂,是建造军舰重炮以及飞机坦克的重要基地,但是却没能掌握建造的核心技术,命脉还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工厂里的工人仅仅从事一些相对低级的组装工作。

民国时期,除了奉天兵工厂比较著名之外,还有一些相对而言比较普通的兵工厂。

沈阳兵工厂生产的有平射炮、山炮以及野炮等等。太原兵工厂生产的大炮与沈阳兵工厂相差无几,但是质量却比不上后者。

前面提到过190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功仿造克虏伯山炮,之后便开始大规模的累计生产,直到1932年,彻底失去了制炮能力。

民国时期的兵工厂虽然多,但是都十分雷同,没有拿得出手的实力重炮。制造的也都是一些普通重炮,没能掌握制造与侵略者为之抗衡的核心技术。

民国时期,国内机枪种类繁多,在数量上也能完全压制住日本,但还是会吃败仗,主要原因在于重武器方面存在差异。

杀敌不能没有武器,在抗战开始之前,我国便从国外买来了上万挺高级机枪,几百门75毫米博福斯山炮,以及莱因金属37毫米平射炮。

仅仅是购买高级机枪的钱,就能建设多个军工厂,机器厂。由此可见,向外索取的代价有多大。如果将这些钱用于内部,大力发展本国重工业,“师夷长技”,那么制造无畏舰大炮将不在话下。

买办阶级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放弃发展民族工业,将自立自强的理念抛之脑后,导致我国的重工业在清朝覆灭之后停滞不前,甚至存在落后的现象。

清朝时期与民国时期同样都是内忧外患,但是对于在本国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态度以及行动却完全不同,导致民国时期我国重工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清朝虽然政治腐败,但是至少维持着表面统一的局面,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重工业。而民国时期,内部已经四分五裂,对于权利以及利益的追逐,早就超过了发展军工业的欲望。

重工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民国时期四分五裂,缺乏整体统筹,铸造不了无畏舰大炮也是必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前言: 万历年间,洪承畴、魏忠贤等人的掌权导致了清朝衰败,满清管理能力的不足不断加速着清朝的衰落。在...
原创 清... 导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充分借鉴了前朝历代的经验教训,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地...
原创 清... 识路牛羊不用牵,下来群饮碧溪泉。儿童骑马寻亡牯,只在东沟西谷边。——乾隆 清朝进入关内,建立的清朝,...
原创 如... 提到晚清时代,可能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会有什么特别好的印象,这也难怪,因为晚清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五千年历...
原创 中... 伊犁问题的由来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林则徐 1841年林则徐被发配...
原创 三... 在西汉王朝灭亡之后没过几年,东汉就在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而东汉是靠着世家大族起家,因此他们也十分倚...
原创 原... 刘关张,张飞和关羽是这三个里面战斗力最强的,是张飞和关羽。三人联手都没把吕布打下马,可见吕布是多么的...
原创 赵... 公元25年,趁势而起的西汉宗室刘秀登基称帝,他继续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刘秀上台后,鉴于西汉...
关羽:忠义之士与历史传奇 关羽:字云长,号关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民族英雄。他以忠诚、勇猛和义气著称,深受后世敬仰。关羽...
原创 三... 贵霜王朝是欧亚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个强大帝国,与汉朝、罗马、安息一起,被称为当时的“四大强国”。 当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