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清朝同为四品官,为何有人权倾一方,有人却苦熬到老?
创始人
2025-11-23 15:02:00
0

清朝官场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使同为从四品的知府,有些人可以与总督、巡抚称兄道弟,而有些人则连县令都难以得到尊重。这顶看似一样的官帽,背后的差距却大得惊人。 这顶官帽有四种不同的价值,取决于四个字:冲、繁、疲、难。这四个字就像是四道筛子,把知府们分成了不同的等级。 ,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洋商船队的往来让珠江几乎被挤满。这样的地方,知府需要时常与外国商人打交道,甚至必须能说几句洋语,才能应付日常工作。

着政务的繁忙。潮州府的衙门,每天都在忙碌地处理着庞大的税收和公文事务,知府批文的速度快得像茶馆说书人的嘴皮子一样利索。 像琼州府(现在的海南),百姓穷困,台风和海盗时常扰民,知府常常不得不从自己口袋里拿钱补充税银。 难州府的百姓个个擅长武艺,三省交界的地方,甚至连衙役都控制不了场面。

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下,知府上任前,常常会听到总督拍拍肩膀说:老弟,带几个师爷,活着回来就是政绩。 最为重要的职位是全占四字的知府。这类知府的任命,往往是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比如广州府和肇庆府,都是炙手可热的职位,任命时,皇帝会亲自过问。曾有两广总督想安插一位亲戚,但皇帝直接回绝:这样的肥缺,轮不到你来决定。 接下来是三字要缺。潮州府的知府一上任,整个城市都为他放鞭炮迎接。因为他不仅是地方的知府,还带着盐税专管的尚方宝剑,地位显赫。而琼州的知府则更为威风,手中握有调动水师的兵符,海盗听到他的名字都要绕道走。

了。比如韶州知府,经过县城时,连县令都懒得出来迎接他。而最糟糕的就是一字简缺,例如南雄府的知府,想见巡抚时,得在衙门外蹲三天,运气好能混上一杯凉茶。 同样是知府,他们的前途差距巨大。像广州知府,在任满三年后,可能会被提拔到道台或者调任布政使。而琼州知府则有可能一跃升任按察使,掌管一省刑法。相反,如果是简缺知府,那就得准备在同一个职位上专业户般干下去。曾有一个高州府的知府,任期内换了七八次调令,但都只是平级调动,最后他自嘲道:我就是官场平移大师。 想要升官,必须按部就班地走。先在简缺职位上积累资历,政绩突出后可以升迁到中缺,继续积累经验,最后有机会晋升到要缺。比如肇庆知府张大人,他从南雄府简缺开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巡抚。而有的知府,则直接放任去担任要缺。广州的李大人刚上任就收到了三船生丝的孝敬,结果被御史参了本,直接从四品官降到七品县令,这种跌幅可真让人目瞪口呆。

要缺的知府表面上光鲜,实则如履薄冰。广州知府半夜得起来研究洋文公文,肇庆知府在雨季要带着衙役抗洪。而琼州知府更是辛苦,刚送走台风,还得防海盗,再加上朝廷催税,整个人瘦得像竹竿。 相比之下,简缺的知府倒是相对轻松。雷州的知府天天在衙门后院养鸟,高州的知府迷上了酿酒,廉州的知府则带着衙役种起了荔枝,把衙门后院搞成了果园。 这种官缺制度,看似公平,实则充满了权谋和算计。朝廷通过要缺来控制能臣,通过简缺养着一些闲人,这既保证了地方的治理,又避免了官员权力的过大膨胀。

这就像放风筝一样,线轴始终在皇帝手中,飞得再高的知府,也不过是皇帝掌控下的一只纸鸢。 今天回顾这些历史中的官场现象,不禁让人感叹:官帽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戴在哪颗头上。有些人能把从四品官做到二品的气势,有些人却把四品官熬成了九品的憋屈。这样的门道,比四书五经还要难懂得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舞蹈家黄豆豆获破格提拔,已任副... 今年4月拟破格提拔的舞蹈家黄豆豆,已有新消息。 澎湃新闻注意到,中国舞蹈家协会官网近日更新后显示,黄...
原创 我... 1947年4月22日,为了遏制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司令陈毅、副司令粟裕的指挥...
包茂红|巴西历史上的出口繁荣与... 一波又一波的繁荣与衰落 巴西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在历史上呈现出明显的出口繁荣和衰落周期。从殖...
原创 论... 在封建社会中,君主专制制度赋予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使其成为国家的唯一统治者,享有极高的尊贵地位。然...
原创 他... 1963年,杜平从沈阳军区副政委的职位晋升为南京军区政委,位居第七。那时的南京军区设有七位政委,这让...
原创 孟...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老总的指挥下,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战斗,成功全歼了敌人的整编第74师,孟...
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七八千年前东...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古代人群生活方式实现由高流动性狩猎采集向定居化农业生产的重...
原创 蜀... 安南将军是四安将军之一,担任的是负责南方的武将职务。这个职位最早出现在东汉初期,当时的第一任安南将军...
原创 日... 国歌是国家形象的象征,通常蕴含了国家的历史和精神。每当国歌奏响时,往往能激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然而...
高市早苗狠话说早了,美国国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的“若台海有事,日本就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言论,完全就是刻意放狠话,对华发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