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何分南北?解析一场迁都背后的历史密码
创始人
2025-09-04 00:02:54
0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又称两宋。

从南北统一的北宋,到偏安一隅的南宋,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01靖康之耻:浮在表面的原因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开封,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图:北宋地图

北宋结束了唐朝之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虽然疆域远不及唐,但也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南北统一的王朝。

北宋的京都开封水运发达,贯通四方,商业繁荣,盛况空前,正是当时北宋经济情况的写照。

然而,1127年,金朝南下攻入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 “靖康之耻”。#靖康之耻#

这场灾难不仅终结了延续167年的北宋,更迫使宋室南迁。

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史称“南宋”。

图:南宋地图

当时的杭州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繁荣,为南宋政权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南宋朝廷名义上仍称自己为宋朝正统,时刻想着收复北方失地,但实际上却蜷缩江南,安心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

而宋朝北方的大片领土都被金朝占据。

02绍兴和议:隐在背后的逻辑

表面上看,靖康之耻中,徽、钦二帝被金朝俘虏,导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这是宋朝迁都,划分南北的直接原因。

然而,南宋之后的发展却让人看到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

1140年,金朝大举入侵南宋,却遭到南宋各路抗金军队的沉重打击,接连败退。

岳飞率领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大败了金军的主力,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城。

南宋举国上下都想要收复北方,抗金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宋高宗却害怕岳家军从金朝迎回徽钦二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

于是,高宗和秦桧商定,命令各路军队班师,并在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逼令岳飞退兵。

宋军收复的国土又拱手让给了金朝,北伐功亏一篑。

第二年,宋高宗提出与金朝议和,并答应了金朝 “必杀岳飞”的条件,与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

双方达成和约:宋向金称臣,金册封赵构为皇帝;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

“绍兴和议”彻底暴露了宋高宗内心不想收复北方失地的想法,即使是向金称臣的 “偏安政权” ,只要他能当皇帝,就在所不惜。

这一年里,岳飞被害。金人得知后,连连摆酒庆贺。

岳飞一心报国,却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不仅令众多抗金将士寒心,也让南宋失去了最有战斗力的军事力量。

自那以后,南宋主和派占据上风,统一的梦想就此破灭。

03重文抑武:刻在基因里的障碍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避免中晚唐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军人夺权的情况,制定了“重文轻武” 的国策。

这一政策贯穿北宋和南宋,从根源上削弱了其统一的能力,成为宋朝难以实现大一统的关键因素。
  • “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兵权,将军事权力集中到中央;
  • 设立中央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而是分为三衙,即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衙鼎足而立,相互牵制,避免了五代时期屡屡禁军政变,危机皇权的可能。
这一点,宋太祖赵匡胤最有感触,当初他发动政变夺取后周政权时,担任的就是殿前都点检,当时是禁军最高统帅。
  • 建立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而三衙虽掌握禁军,却无调兵和发兵之权。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控制。
  • 实行 “更戍法”,驻屯京城的禁军和外地禁军定期调动,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防止武将拥兵自重 。

此外,在经济方面,宋朝还采取用钱换和平的策略。

  • 1005年的 “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输送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
  • 1044年的 “庆历和议”,北宋每年向西夏交纳银7.2万两、绢15.3匹,还有3万斤茶叶;
  • 1141年的 “绍兴和议”,南宋每年向金朝交纳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大量的岁币支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也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导致宋朝军事弱小,无法抵御强敌,南北统一更是痴人说梦。

04历史启示:统一与否关键在人

宋朝之后一百多年后的明朝,也发生了一次类似“靖康之耻”的皇帝被俘事件。

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怂恿,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围,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 “土木堡之变”。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当时京师精锐的骑兵全都在土木堡失陷,朝廷上下人心惶惶。

有人主张迁都避难,遭到兵部尚书于谦的坚决反对。

于谦厉声说:“提议南迁的人应当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动便大事去矣。难道不见宋朝南渡的故事吗?”

于谦力主抗战,一方面积极组织军民加固城防,筹备粮草,招募新兵;另一方面,拥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稳定了朝廷的人心。

在他的带领下,明朝军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成功击退了瓦剌的进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这场胜利不仅保卫了京城,也保住了明朝半壁江山,明朝国祚得以继续延续。

反观宋朝,同样皇帝被俘,宋高宗赵构却避战东南,求和苟安,南宋也彻底失去了统一的希望 。

历史是面镜子,宋朝南北划分,其背后是统治者的昏庸和短视,国家统一与否,关键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叶快递到澳大利亚-空运茶叶到... 快递茶叶至澳大利亚的流程需严格遵循国际物流及两国海关监管要求,确保合规、安全、高效送达。以下是专业操...
原创 明... 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彻底划下了历史的句点。紧接着,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原创 为... 晚清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得谭嗣同在思考时表示,许多国家在变法过程中都经历了流血与牺牲,而中国却没有...
原创 张... 《谏逐客书》:惠王依据张仪的计策,成功夺取了三川之地,西边合并巴、蜀,北方纳入上郡,南面控制了汉中,...
原创 曹... 轻慢:对人不尊重,态度傲慢。 张松欲投靠曹操,进献西川地理图本,援助曹操攻取西川,结果不欢而散。于是...
原创 徐... 明末清朝入关后,作为徐达家族的后裔,他们的后代究竟是如何应对这场历史的风云变幻的?是顺应潮流,投降清...
原创 卓... 玛雅文明在中文圈中,长年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文化。这种神秘感主要源于两点:一方面,当欧洲...
原创 八... #影视连载计划#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到大唐,上殿见过唐太宗,交上取来的真经。唐太宗大喜,在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