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契丹人建立了大辽,但是法律上禁止契丹人科举,难道是有什么猫腻
创始人
2025-09-03 22:03:13
0

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他孙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国正式成立。辽国有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他们理发,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像我们现在高考一样,我们国家是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称之为少数民族。那么高考不让汉族学生参加,只能让少数民族参加,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一早在辽国就有了一国两制的政策了,也就是一国两制,汉人治汉,八百年不变。辽国人自己有独特的选拨人才机制,只是控制辽人不许参加汉人的科举而已。辽国区域辽阔,管辖范围内汉人太多,而辽廷也急需汉族人才来协助管理辽国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务,因此延续了汉人的科举,以选拔优秀的汉人,为辽国服务。

辽国选拔人才有三种机制,刚才说的科举仅仅针对汉人,辽国人自己选拔人才通常是通过世选制度。可以这么会所,辽国选拔人才对外族来说,绝对是种族歧视,而对契丹人来说,却是一种保护契丹贵族利益,统治辽国中高阶层的一种保护措施,一定要确保在官僚体系上以契丹人的核心地位。所谓世选制度,便是从功臣士大夫的子孙中选拔能力者。中原王朝一般是世袭制,即老子当大王,儿子将来也是大王,老子当大官,儿子将来继承老子的官衔。而世选制度,是契丹这个种族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固有的传统选官制度,这样可以保障契丹种族一辈一辈的优良,淘汰不努力的二代。比如南北院大王这样的超级大官,需要经过世选产生;各地方节度使、枢密使,需要经过世选产生;太医,狱官等专业官吏,需要世选产生。在辽国建国初期,甚至大可汗的地位,都是由上界的可汗选出。

由于世选制度在选拔人才上的局限性,科举制度在辽国也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给有学识有胆识的汉人以及渤海族人们无限的渴望和机会。在辽国的发展中,汉人一样可以通过层层科举以及自己的努力做到大官。据《续通志》记载,有很多人做到南枢密院的职位。科举制度在辽朝影响越来越大,汉族世家都以科举中榜为荣,这也影响到了契丹族人。

辽国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后,第一个打破先例的是耶律庶箴的儿子耶律薄鲁。薄鲁从小博通典籍,学识渊博,他不想通过世选的方式进入官廷,如果这帮被选中觉得是因为自己契丹人的身份,这样对世人不公平。因此他化名后偷偷的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竟然中举,夺得了进士学位。辽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我大辽国契丹贵族怎能参加科举,儿子的错误父亲也要承担,马上下令“庶箴擅令子就科目,鞭之二百”。老爹吃了亏,儿子受不了,找辽帝理论,辽兴宗说道,我们大辽国以武树国,你文采了得,手脚上的功夫,不一定好到哪里去。辽兴宗说完心中高兴,薄鲁憋了一口气。后来再一次打猎中,薄鲁跟随辽兴宗,看树林中一起跑出三只野兔,不等辽兴宗开口,薄鲁策马扬鞭串了出去,啪啪啪三发利箭一出,连中三元,辽兴宗心中佩服,从此再也不提科举之事。

辽国到了末期,契丹人不许参加考试的规定也成了一纸空文,契丹国父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成为了契丹族人在辽国科举中的第一人,成为了那年的高考状元,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大石林牙”。虽然辽国随之灭亡,但是耶律大石以自己的才能,率领自己的人马跑到了中亚,画了一个圈,建立了西辽帝国,继续延续辽国血脉。所以说,科举考试也好,现今的高考也好,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就算国家灭亡,只要知识在手,走到哪里,都能成为英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所谓文玩,你真的了解吗 从概念... 所谓文玩,你真的了解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值得每一个对文玩感兴趣的人静下心来认真思索。在大众眼里,...
原创 诸... 在三国这个英雄辈出、智谋交锋的时代,诸葛亮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原创 解... 1972年5月7日,赵保群正担任北京卫戍区某团11连一班的班长,突然接到指导员的一项特别任务。赵保群...
原创 孝... 《——【·前言·】——》 有一位辅佐了两代皇帝、在清朝初期政坛举足轻重的传奇女性,她去世后,灵柩...
原创 朱... 中国有句古话叫:伴君如伴虎,意思是侍奉皇帝就像面对老虎一样危险。古代帝王常常阴晴不定,上一刻可能温言...
原创 晋... 前言 夜深人静时,是否曾想过,历史的推动力量究竟来自谁?是那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还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意志...
你最不愿意盘玩的文玩是什么 你最不愿意盘玩的文玩是什么,这个问题若放在文玩圈里聊开来,会发现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因为盘玩的感...
原创 比...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保存最完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家,拥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与其他曾经是文明古国的国...
原创 中... 在漫长的历史中,马匹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文明的伙伴,马在战场上、农田里以及贸易路上默默...
原创 刘... 《三国志》记载,景耀三年,刘禅发布诏书,对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等人追加谥号。然而,曾经以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