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俄帝国是这样瓦解的……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引发了火炮工业和军事制度的大变革,国力迅速崛起。尤其是全民兵役制的实行,使法国拥有了规模化对外战争的潜力。在火炮工业与对外部资本嗜血需求催化下,法国皇帝拿破仑开始了疯狂的统一欧洲战争。至1812年,整个欧洲大陆,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国,和远在东方的沙俄还没有臣服于王权之下。其他欧洲国家,全都瑟瑟发抖地匍匐于拿破仑的脚下。拿破仑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使命,决定抽调全欧洲的精英军团去远征俄国,待战胜沙俄后,回来再逼迫英国投降,以实现英伦三岛、东欧大平原与中心欧洲的大一统梦想。
梦想总是美好的,但结局是凄惨的。欧洲60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恰逢百年一遇的西伯利亚大寒流,加之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并不是一个战五渣,而是一个极具谋略的野心家,他带领一众军民主动撤出莫斯科,实施战略性大转移,巧妙使用空城计,只留金银,不留粮。诱敌进城后,先疲后困,进而来了一个风雪夜里摘人头,上演了一出纵火行凶,驱狼吞虎,尾追死咬要你命的反击战。一顿骚操作下来,拿破仑差点丢了脑袋,只恨爹妈少给了手脚,连滚带爬灰溜溜地带了3万残兵逃回了欧洲。美好的大欧洲梦想也就此终结。但俄国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兵民伤亡。此为第一次卫国战争。
第一次卫国战争的胜利后,沙俄国内人口严重受损,经济和军事恢复的较慢,但其索取土地和出海口的欲望,一点也没有减少,对欧洲的威胁依然存在。法国虽在政治上出现波折,遭到欧洲各国的政治抵制,但其一体化欧洲的思想已种植于欧洲人的脑袋。相比这两个军事集团的暂时受损,还有两个军事集团并未伤筋动骨,那就是最西方的英国集团和处于欧亚过渡地带,已现老态的土耳其及奥斯曼帝国集团。英国集团极其害怕其他它三个集团反噬自已,因为其国家命脉已遭受过一次法兰西帝国的实质性威胁,所以这个岛国三脚虾,充分发挥了卑鄙与无耻,是我们传家宝的优良传统,绞尽脑汁提出个势力均衡思想!一心想让土耳其奥斯曼集团与东方的沙俄干一架,以便自已渔利。但怎样让它们干起来呢?这真是个技术活!
恰逢俄国人在此时,逼迫奥斯曼土耳其放松对东正教居民的统治。讲人话,就是当年土耳其靠武力抢了一些东正教国家领土。现在老子要为这些东正教国家出头,你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敢对东正教国家指指点点进行统治?还不赶紧滚蛋?要不然,老子带人干死你!英国佬一看,这特么机会来了呀!于是就死劲拉拢土耳其,给钱给粮又给人,让土耳其死硬挺住,不但要挺住,还要大胆地对俄毛说“NO”。果不然,奸计得逞,从1853年到1856年的三年间,为争夺克里米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在英法的怂恿下和诱惑下,俄国先后与土耳其,法英联军,奥匈帝国,撒丁王国,进行了大规模战争!这对本已经济疲惫的俄国来说,无遗是雪上加霜,结局是可怕的,俄国付出了52万军队以及8亿卢布的代价,而全面败北。1856年3月,俄熊被迫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接受了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的“宗教保护权”的要求,归还侵占的土地,同时保证黑海中立化,在黑海内不得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等条件。在战争后期,俄皇尼古拉一世也因无法接受低落的国内现状,愤而自杀身亡,史称克里米亚之战。此战后,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平民与贵族,贵族与贵族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俄罗斯旧时代的寿终正寝,在慌乱中匆匆即位的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挽救败局,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俄罗斯的续血新篇章即将拉开帷幕。
大家一定要记住亚历山大二世这个杂碎,他可不是对抗拿破仑时代那个亚历山大一世的儿子,而是自杀身亡的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儿子。他差点让后期的俄国回光反照,他不但废除了农奴制,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君主制改为君主立宪制的计划。1858至1864年之间,通过与中国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夺取中国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他被俄国人称为“解放者”。但我们叫他掠夺者,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据说此人一生中经历过100多次的暗杀而不死。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在圣彼得堡遭革命党人刺杀身亡,也算是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起得晚,睡得早,自觉走向坟墓的三好学生。
虽然欧洲国家为追求各自利益取得了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但从心底里其实是非常惧怕法国和俄国的。于是呢,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罗斯和法国的三国同盟。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罗斯也达成了军事协议,协议规定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必须出兵出力出钱粮,互相帮助。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斐迪南夫妇,跑到巴尔干的萨拉热窝视察,打算体察一下民间疾苦,正驾车飞弛装逼时,被塞族青年加夫里若飞身一跃,一枪绝杀。彻底点燃了巴尔干火药桶,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集团和盟国集团展开了生死搏斗,双方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给对方以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十分惨重。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是那位依靠“让我们远离战争”口号,上台的漂亮国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十四条和平宣言》,最终以德、奥为代表的同盟国投降,一战就此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卷入30多个国家参战,我就特别好奇,蛋儿大的国家也敢参与大国碰撞?全球15亿人口卷入战争,游戏gameover后,清点人头,双方损失人员3000万,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在战争后期呢,毛子国国内发生了革命浪潮,红色领袖列宁同志正式出场,领导俄罗斯无产者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免强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以下结果:摧毁了东部的以东正教为主的旧制俄罗斯帝国,死翘翘了。
摧毁了中部以基督教新教为主的德意志帝国,血条只剩20%,半拉身子基本进入了黄土,为以后小胡子上台做好了借口的准备。
摧毁了巴尔干地区的以基督教天主教为主的奥匈帝国,分崩离析,退出狂战士角色,连它的主也差点没认出来。
摧毁了地跨欧亚非的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奥斯曼帝国,彻底解体,骑驼装逼到此结束,让骆驼回到了沙漠中。
1894年登基的尼古拉二世,是俄罗斯帝国末代皇帝,他登基之时,沙皇制度已经开始摇摇欲坠,为了稳定国内形势,尼古拉二世签署了《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俄罗斯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由于巴尔干问题久拖不决。俄罗斯军队在一战前线损兵折将,彻底摧毁了俄罗斯百姓的信念,1917年俄罗斯先后爆发了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他的统治,后者最终结果了他的性命。3月2日,已统治了俄国23年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年近50岁的他携妻子与儿女离开皇宫,被隔离软禁。之后布尔什维克发起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红色政。十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全家惨遭不幸。在新俄国诞生后,又为他们全家进行了平反。总之,王权没落,物是人非,亚历山大家族为俄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值得俄国人永远记念!比大清皇室不知强了多少倍。至于,我们对旧俄帝国的看法,还是滚的越远越好吧!因为没有任何好感嘛!
好了,这写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我们再对苏联红色政权的建立进行详细解读,喜欢的同学点个长赞,加一下关注!下面所插广告,是平台所为,并不是作者所为!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