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小琦来到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这里有一幢古式斜檐闷顶二层小楼,蓝灰色的罩面,黄色的琉璃瓦,正中央四根红漆的柱子从地面直抵二层的屋檐,有月亮门、月亮窗。从整体上看,这栋建筑呈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既有前苏联的建筑特色,又富有中国古典建筑艺术风格,看上去庄严肃穆。在很多老沈阳人的记忆中,这里是曾经的北陵电影院,至少在2002年之前是这样的。
其实,这栋建筑不仅是一座给几代沈阳人留下深刻记忆的老电影院,甚至它在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66年前,这里是沈阳审问日本战犯法庭,聚焦着世界的目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侵略者的失败而宣告终结,那些对世界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我国分别在沈阳、太原两地对在押的45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其中包括
前日本陆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
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武部六藏
等
战犯共计36人在沈阳接受审判。
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1956年6月9日8:30,审判拉开了序幕。这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下,所进行的真正体现中国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审判!是正义对邪恶、和平对战争、光明对黑暗的审判!
据当年参与审判工作的一位老者回忆,一位名叫张葡萄的老人,当年62岁,在庭审当天指控前
日本陆军中将、骑兵旅团长藤田茂的部队在山西安邑县上段村杀人放火、胡作非为的罪行时,这位老人气的声泪俱下、浑身颤抖,甚至一度差点要跳过证人席扑向藤田茂。在庭审现场,藤田茂供述了他们对张葡萄家人以及中国人民犯下的残暴的罪行。
在“沈阳审判”期间,法庭上曾出现一位特殊的证人。他身穿一身蓝色囚服,编号为981,这个人正是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对
日本战犯、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长官武部六藏、古海忠之等人的侵略行径以及操纵日伪政权、奴役东北人民的罪行作证。
为了做到证据充分、公正审判,当年,东北工作团做了大量工作,据说书面材料装了满满一屋子还没有装完,又在外面搭设帐篷来存放。在如山的铁证和管教们所做的大量思想感化工作面前,这些十恶不赦的战犯终于都低头认罪。铃木启久在面对当年屠村的幸存者举证的时候,一下子跪倒在地认罪:
“这完全是事实,我诚恳地谢罪!”
古海忠之在法庭上深深地鞠躬,他忏悔地说:
“我认识到自己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自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要求迅速判决我死刑。”
最终,在沈阳接受审判的这36名日本战犯,
分别被判处2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期是从1945年战败羁押之日算起,并于1964年3月前全部释放回国。
这次审判创造了世界审判法西斯战犯的纪录,使得每一名战犯都认罪服法,这在二战战犯审判史上还是第一次!
一晃66年的时间过去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的审判,铭记日本侵华的历史,现如今这栋建筑已经被改造成为“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走近这座陈列馆,在庄严肃穆的审判庭中,一个个按照1:1比例复原的人物蜡像,逼真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景。陈列馆内的一块大屏幕在循环播放着当年的庭审录像。
这栋陈列馆建成于1954年,起初并非是专门的法庭,而是
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俱乐部。1955年被改造为利群电影院分院。1956年6月9日至7月20日,临时作为审判日本战犯的法庭使用。1957年,更名为北陵电影院。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这里还是作为第八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分会场,后来北陵电影院的壁画也因此而来。2002年北陵电影院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后来曾经作为一家歌厅使用。现如今,被改造成了这座陈列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用。
今天是2022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爆发85周年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以有士兵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失踪为由,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在遭到中国守军严辞拒绝后,他们炮轰了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抵抗,全民抗战的序幕就此拉开。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写完了这篇文章。两年来,在拍摄沈阳老建筑的过程中,我走访了很多日伪时期的建筑,每走到一处心情都十分复杂。历史不容更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历史和那被残害的千千万万的同胞!请时刻铭记:勿忘历史,砥砺前行,振兴中华,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