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只要提到三国,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人就是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而孙权则几乎被人所遗忘,如果说到谁是三国最牛最厉害的人,我们肯定会第一时间想到曹操,或是刘备。
而雄踞江东几十年,和曹操、刘备并世争雄,让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让刘备的蜀汉政权从鼎盛时期从天坠地,一蹶不振,让曹操和刘备吃尽苦头的江东之主孙权却早已被我们所忽略和淡忘。
很多人认为,在乱世争锋的三国年代,孙权完全是靠着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为他打下的基业,他才有资格能够和曹操、刘备等人平起平坐的资本,比起刘备和曹操的白手起家,孙权则几乎一无是处。
其实抱着此种观点的历史学者,大多还停留在赤壁之战前夕,孙策打下的江东六郡的印象,殊不知赤壁之战过后,孙权早已拓地千里,领土也早已非昔日可比。细细追究,其实孙权对后世的贡献早已超越了曹操和刘备,孙权一生的作为也得到后世的认可,被尊称为“东吴大帝”,要知道“大帝”的镒号古往今来只有孙权一人得到此殊荣。
孙权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苦的人,也是三国时期最牛的人,更是对后世贡献最大的人,为何有此结论?
三国时期最苦的人——孙权
孙权接手江东的时候只有十八岁的年纪,对于大多数十八岁的人而言,只是一个刚刚加冠的弱冠少年,思想还处于稚嫩的阶段,还处于一个被父母保护,在父母怀抱之中茁壮成长的明亮少年。
但是对于孙权而言却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境地,父亲和兄长相继离世,面对着父兄辛苦打拼下的基业,对内得面对一帮各怀心思的文武权臣,对外还得面对曹操和刘备那些久经风霜,才华吓人的两个“怪物”。
内忧而外患,任重而道远,更为可怕的是,兄长离世和曹操大军南下的时间相差无几,意味着留给孙权应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稍有不慎就会葬送父兄一生的心血,而面对曹操和刘备两个重量级对手的进攻和暗图。
无论在人生阅历还是其它方面,在这两人面前,对于一个只有十八岁且未历风雨的少年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能够战而胜之,这种巨大的压力不是我们后世这些生活在太平年间的人所能体会到的,站在此种角度观看,孙权理应是三国时期最苦的人。
三国时期最牛的人——孙权
面对曹操的南下,刘备的来袭,国人恐慌,百官劝降,根基不牢,位置不稳的情况下,这位江东少主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大胆任命周瑜为联刘抗曹总指挥,任命外来之臣鲁肃为总参谋,作出誓与江东共存亡,誓与曹操决一死战的决定。
因为孙权的这种魄力,很快凝聚起国人朝臣的振奋之心,一致拥戴,将怀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于赤壁大破曹操,一战扬名,借机也很快的坐稳了江东之主的位置,以此种观点来看,孙权也理应是三国最牛的人,因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更何况面对的还是曹操这种一流对手。
对后世贡献最大的人——孙权
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军队到达台湾,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到达台湾的最早记录,242年,又派聂友等人航行到广东、海南等地,为两岛和中原的打通奠定了根基。
孙权执掌江东政权五十二年的时间,大量吸收北方的流民,又对当地的山越人进行招抚,为江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充足的劳动力。期间下令修筑水利工程,开凿运河,实行屯田,设置郡县,为今后江南地区的发展和富庶繁华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把南京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南方首都,开创了南京后来成为多朝国都的先河,通过孙权对南中国的励精图治,为南方经济超越北方打下了基础,也成为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开山鼻祖,更奠定了日后南北争雄的新格局。因感念孙权对江南做出的重大贡献,故而在孙权离世之后,尊称其为“东吴大帝”。
综上所述,孙权,就文治武功而言,称之为三国第一人,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