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信奉鬼神,他们认为人死后魂魄会来到地府,来到地府后阎王爷会判定此人生前在人间的所作所为,然后受到相应的惩罚,等到惩罚完后,才可以进行新的轮回,去转世投胎。地府中的老大阎王通常被认为是包拯,包拯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清官,他为官时,为百姓做实事,为民申冤,不畏强权,而且经常用特殊的手法办案,所以让人们认为他白天管理地上,晚上的时候会来到地下,管理阴间,在他死后,人们就把他当作是阎王爷,做了以他为原型的阎王像来祭拜。其实,在民间,除了他还有三位也被认为是阎王。
第一位、北宋名相寇准
寇淮为官清廉,会被认为是阎王主要是因为一个传说,从书中可查出这个传说是“他的爱妾茜桃临死前说: "吾向不言,恐泄阴理; 今欲去,言亦无害。公当为世主者阎浮提王也" 。"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 阎罗处政。”,从此以后,寇淮便有了阎王的称呼,人们在他死后,就挂起了寇淮的阎王像。
第二位、范仲淹
范仲淹有名的诗句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好官。范仲淹为官也非常清廉,是一位为民着想的好官,生前为官时就因为是个好官被百姓爱戴,在他死后,有传说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所以范仲淹在民间也被认为是地府中的阎王。
第三位、韩擒虎
韩擒虎隋唐时期的一位武将,力大无比,长相丑陋。韩擒虎在做将军的时候就被认为是阴间的阎王爷,会被这样认识是因为当时有一位异国使者前来朝拜,韩擒虎奉命前去接待,可是使者见到不怒自威的韩擒虎将军时,竟直接吓瘫在了地上。韩擒虎自此之后也就被认为是阴间的阎王爷,是来摄人性命的。唐太宗年间也曾有一关于韩擒虎的事,唐太宗李世民时,有一次做梦就梦到韩擒虎自称阎王来迎接他,从那以后,认为韩擒虎是阎王的人越来越多。韩擒虎虽然长相不堪,但是作为武将,为官清廉,封疆拓土,是一位为百姓做实事的将军。
可以发现,这四位被任为是阎王的人在位时都为官清廉,为百姓做实事。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百姓有冤情时,为官的人中有许多为了自己的利息,不愿得罪权贵,于是选择把罪过判定在没有权势的百姓一方,所以百姓喜欢那些真正为他们申冤的为官者,他们希望这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死后到了地府可以做阎王,依旧可以判是非,辨善恶,为生前冤死的人讨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