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以战论史之春秋时期:吴楚相斗-鸡父之战
创始人
2025-09-02 21:35:07
0

一.背景形势

前面提到过自从弭兵会盟后中原和荆楚便少有战事,逐渐稳定。而由于前期以晋国为首的中原集团实行策略是联吴制楚,所以吴国得到中原的扶持并获得技术文化步战之法等迅速强大起来,成为足以威胁楚国的力量。春秋时期的重点也从中原与荆楚转为淮河流域的斗争了。

吴楚两国从周简王二年起的六十年期间发生大小战斗约为18次,双方互有胜负。由于吴楚两国共争淮河流域的土地,而其战争性质逐渐成为土地争夺战有别于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

吴楚两国

二.两国战略

吴国战略是争夺淮河流域之地借以与中原诸侯保持联系;楚国战略是争夺淮河流域限制吴国发展兼以切断吴与中原的联系。

三.战争导因

周敬王元年,吴王僚率公子光兴兵进攻州来之地,楚平王听闻便联络陈蔡等六国诸侯伐吴以救州来并会于鸡父。当诸侯军向州来进发时,主帅令尹阳匄病逝军中,军心沮丧,代帅薳越资历过浅难以统帅诸侯之军便退回鸡父,吴军听闻准备发起进攻,鸡父之战开始了。

四.战场地理

鸡父位于大别山之西北,而其淮河上游之要冲就是州来。楚国控制此地对吴作战进可攻退可守,还可以控制周围小国;吴国控制此地不仅可以驱逐楚国势力控制淮颖地区小国,还可以由此进入大别山成为日后破楚入郢的起点。可见鸡父的战略价值之高。

鸡父之战

五.鸡父之战

吴国公子光分析楚军此时军心不定,政令不统,是进攻的好时机。公子光并献计,先用散乱不整的刑徒引诱胡沈陈三国军队出击,随即击败后使其奔逃以乱楚军,吴军主力再进行攻击。战争就像公子光策划的一样在晦日这一天进行了。诸侯军队被引诱出来,被吴军大败且其主公被杀,军心衰退,更加慌乱。而楚军未曾想到晦日出兵,仓促间又受诸侯慌乱,也崩溃败逃。吴军以一国之力击七国军队而出奇制胜。

战斗经过

六.战后情势

楚军大败后,薳越以自杀谢罪。楚王以囊瓦为令尹,囊瓦只坚固郢都,而且为求坚固守备耗用民力建造新郢城。沈尹戍谏言大敌尚在国土又广,不应消耗众多民力加固一城,但谏言未果。之后楚王和囊瓦急忙向吴国进攻,沈尹戍以军心未定民心不稳劝阻被拒。果然楚军大败,自此后楚国国势逐渐下滑。

道听兔说

吴国作为新兴国家凭借朝气与活力,情报谋略等等与楚国争斗多年。而鸡父一战很明显地体现了战术的优越和战争艺术。首先对于情报的把握。情报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环,有了情报才可以合理有效地分配军力制定计划。孙子曾言“必取于人而敌之情也”。楚国对于淮河流域的东夷民族武装压迫,使其倒向吴国。所以楚军在此行动时,吴军都明若观火。所以公子光可以正确分析楚军情况以及诸侯军队特点。

然后就是战术的运用。明面上敌众我寡吴军处于劣势。面对此局势吴军灵活运用战术以奇制胜。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十分肯定进攻中奇袭的价值体现,吴军先以军事素养低的刑徒诱敌,使其放松警惕轻率出兵;又迫使胡沈陈军队大乱狂奔,乱军心破军阵;最后以晦日出兵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大家对晦日有没有敏感,而晦日作战也是楚军在鄢陵之战失败的原因。恰如孙子曰“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虽众,可使无斗”。

鸡父一战是情报与谋略配合的典范,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值得研究。

知识补给

楚国郢都是今天的湖北江陵西北位置。相关成语有郢书燕说意思是楚国人的信件燕国人解说,表达曲解原意的意思;郢人斤斧意思是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谈... 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身于满洲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权...
原创 朱... 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刘邦。与刘邦主要依赖张良、...
原创 李...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无法避免的一场浩劫,从公元755年到763年,战火遍布大地,人民疾苦,唐朝在经历...
原创 商... 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汉字作为中...
一周观展指南 | “最伟大的装... ——广州—— 缪斯与黄金时代——阿尔丰斯・穆夏真迹世纪回顾展 时间:2025年11月15日至202...
有画家在运城大街树洞上作画,被... 山西,运城。 有一位画家,估计闲得慌,心血来潮,买了一些颜料,开始在运城大街上的一些树的树洞上作画。...
陶瓷龙头企业 陶瓷龙头企业:新锦成集团的卓越之路 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陶瓷行业中,有一些企业凭借其卓越的实力和独特...
只过了一个晚上,就死掉1000... 乌军最近在战场上可谓遭遇了"黑色24小时",根据俄国防部战报,乌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就损失了1340名官...
原创 诸...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发明家,他的家庭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诸葛亮娶妻黄月英,并育有三子...
匠心绘梦,吕文扬绘画大师的艺术... 画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画纸上,吕文扬坐在画架前,手握画笔,笔尖蘸着淡淡的墨色,在宣纸上轻轻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