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代开国君主结局之北朝篇
创始人
2025-09-02 20:34:23
0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珪,又名拓跋开,字涉珪,鲜卑人,代王拓跋什翼犍嫡孙。代国灭亡后,年幼的拓跋珪得以留在了故乡。前秦分崩离析后,年仅十五岁的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在贺兰部为首诸部支持下复立代国,后改称魏王,北魏建立。

拓跋珪在位期间,对内励精图治,推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对外通过一系列战争快速扩张版图,其中代表作有参合陂之战和柴壁之战,北魏也开始在中原立足。公元398年,拓跋珪正式登基称帝,确定国号为魏,迁都平城。

拓跋珪在位末期,由于长期服用寒食散,让他性情大变,开始刚愎自用,猜忌臣下,导致北魏内部出现动荡。公元409年,拓跋珪死于次子拓跋绍发动的宫廷政变,享年三十九岁。拓跋珪死后最初谥号为宣武,后改为道武,庙号烈祖,葬于云中金陵。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元善见(公元524年~552年),鲜卑人,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公元534年,北魏末代皇帝元修与权臣高欢决裂,出走关中投奔宇文泰。这种情况下,高欢需要一个新的傀儡皇帝,时年十一岁的元善见便登上了历史舞台,北魏因此分裂。

元善见在位期间,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先后把持朝政,元善见虽然不甘于此,想要收回权力,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成为三人的摆设,难有作为。公元550年,高洋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元善见被高洋封为中山王,食邑一万户,在其封地保留天子旌旗和年号,与高洋往来文书可以不称臣。公元552年1月21日,元善见被高洋毒杀,谥号孝静,安葬于邺西陵。

西魏文帝——元宝炬。

元宝炬(公元507年~551年),字子明,鲜卑人,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临洮王元愉之子。元修出走关中时元宝炬追随左右,被授任太宰、录尚书事。元修来到长安后不久被宇文泰杀害,元宝炬随后被宇文泰拥立为君,年号大统,是为西魏。

虽然元宝炬即位时已经成年,但和东魏元善见一样,摆脱不了傀儡的命令,甚至连自己的皇后乙弗氏都保护不了,大权掌控在宇文泰手中。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元宝炬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五岁,谥号文,葬于永陵。

北齐文宣帝——高洋

。高洋字子进,高欢次子,高澄同母弟,鲜卑化汉人,鲜卑名侯尼于(另作侯尼干)。其兄高澄遇刺身亡后,高欢迅速掌握大权,并在公元550年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

高洋在位初期,颇为励精图治,重用人才,整顿吏治,编制齐律,让北齐国力强盛。对外扩张方面高洋也不含糊,西败西魏,向南将领土开拓至淮南一带,柔然、突厥、契丹等部落也是不断败于其手。但高洋也是前明后暗的代表,在位末期开始纵欲酗酒,懈于政事,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罚无度。公元559年,高洋终因饮酒过度而暴毙,享年三十四岁,谥号文宣,庙号显祖。后其谥号一度被改为谥号景烈皇帝,庙号威宗,之后又被改回原谥号。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宇文觉,字陀罗尼,鲜卑人,宇文泰第三子。公元556年,宇文泰去世,宇文觉继承其父官职与爵位。公元557年,在宇文觉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觉接受拓跋廓禅让,即位称天王,北周建立。

虽然是开国之君,但宇文觉却是宇文护的傀儡。宇文觉不甘于此,想要收回权力的他与宇文护产生冲突,最终被宇文护废黜,不久后惨遭毒手,享年十六岁,在位一个月。其弟宇文邕铲除宇文护后,为其追加谥号为孝闵,称其陵墓为静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谈... 隆裕太后,原名叶赫那拉·静芬,出身于满洲贵族的叶赫那拉氏家族,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权...
原创 朱... 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农民出身的皇帝,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表现,远远超过了刘邦。与刘邦主要依赖张良、...
原创 李...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无法避免的一场浩劫,从公元755年到763年,战火遍布大地,人民疾苦,唐朝在经历...
原创 商... 中华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这些文化遗产中,汉字作为中...
一周观展指南 | “最伟大的装... ——广州—— 缪斯与黄金时代——阿尔丰斯・穆夏真迹世纪回顾展 时间:2025年11月15日至202...
有画家在运城大街树洞上作画,被... 山西,运城。 有一位画家,估计闲得慌,心血来潮,买了一些颜料,开始在运城大街上的一些树的树洞上作画。...
陶瓷龙头企业 陶瓷龙头企业:新锦成集团的卓越之路 引言 在竞争激烈的陶瓷行业中,有一些企业凭借其卓越的实力和独特...
只过了一个晚上,就死掉1000... 乌军最近在战场上可谓遭遇了"黑色24小时",根据俄国防部战报,乌军在短短一昼夜内就损失了1340名官...
原创 诸...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发明家,他的家庭也充满了传奇色彩。诸葛亮娶妻黄月英,并育有三子...
匠心绘梦,吕文扬绘画大师的艺术... 画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画纸上,吕文扬坐在画架前,手握画笔,笔尖蘸着淡淡的墨色,在宣纸上轻轻勾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