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长城非好汉。”由此可见,长城十分巍峨与壮观,很多人难以登临上去。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雄伟,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长城可不是立在那里让人观赏的,而是古人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程。
古代的统治者们一建立新朝的时候,就会修筑长城,比如秦始皇,以及后来的明长城。代代都在修,确实看着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但是很多外国人却对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产生了质疑:长城真的能发挥军事抵御作用吗?
虽然有些远在美洲和非洲地区的人不知道,但是美国历史教授却表示,欧洲一定知道,因为长城害惨了欧洲。为何他会这样说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要说古代中国的伟大工程,除了以故宫为代表的兼具美感和实用性一体的建筑之外,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绝对要算在其中。虽然它跟故宫这种精致型建筑比起来,稍显粗糙,但是经过了几千年依旧存在,而且还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修建时间最长的工程。
长城的修筑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便命人点燃烽火台,看着诸侯被戏弄,褒姒觉得好笑,但后面引发了“狼来了”的效果,导致镐京被犬戎攻破,周幽王被杀死。故事真假尚且不论,但是里面点燃的烽火台就是长城上才有的传递军情信息用的。
西周之后,在《史记·楚世家》中又记载了齐宣王当政的时候,命人专门沿着山岭在海边修筑了一道长城,即“齐宣王乘山岭之一,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这座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有确切遗迹可考,并且保存较好,具体在今天山东沿海一带。
春秋战国时期过后,就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命人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的长城,一直达到万余里。后来的中原地区都不同程度的修筑过长城,而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修建长城的朝代,我们今天看到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这么看来,古时的每个朝代几乎都在修筑长城,他们如此致力于修长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上面说的长城的起始点,中间拉起的万里城墙,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分析出来,当时在长城以北的地方是关外,而以南的地方是关内,大多数中原地区的政权都在关内。关外过去就是阴山以西的地方,那里在我们今天的地图看来就是内蒙古和外蒙古。
蒙古草原在古时是匈奴人等少数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他们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生存都是看天。而关内的中原地区是农耕文明,有富足的土地和粮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匈奴人就开始不断进犯中原地区。
在“烽火戏诸侯”故事中,攻打西周的犬戎就是匈奴人,古代根据方位的不同,对不同的少数民族称呼也不同,比如西边为“戎”,东为“夷”,南为“蛮”,北为“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都致力于修长城,是为了防止其他诸侯国进攻。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修筑的长城就是为了防止匈奴。
据资料记载,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就曾率30万大军抗击匈奴,收取河南等地方,然后受秦始皇之命,修筑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
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万里长城之称。而这条绵延万余里的长城保卫了当时的中原人民不受蛮族侵扰,在贾谊的《过秦论》中就这样说道:“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经过秦末的动乱,汉初奉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一直跟匈奴保持一种勉强的关系,匈奴人突不破长城,而汉人也不去长城外追击。但是到了汉武帝时代,因为有了前面“文景之治”的铺垫,国力提升,加之这时出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将,匈奴人被打的节节败退,内部开始分化瓦解,一支南匈奴直接投诚于汉朝,而另一支北匈奴则开始向西边迁移。
一路迁移到中亚以及欧洲东部,开始停下来,在这里进行安家,也就是说,今天匈牙利的祖先是早期迁移的北匈奴一支。到了唐朝时期,版图扩大,但是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依旧在作乱,比如突厥等。
唐人尚武,所以一直跟匈奴等少数遗留部族进行战斗,而长城则作发挥了军事缓冲作用。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直接向西派兵,征服突厥,而狼狈逃跑的突厥人开始不断向西迁移,并在沿途烧杀劫掠,一直到了欧洲地区。
彼时的欧洲地区正处于罗马帝国时代,看到自己的政权被威胁,于是派出十字军进行东征,但是罗马帝国的骑兵不敌突厥等少数民族,快速战败,因而罗马帝国分裂,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这里还打败了日耳曼民族,并发挥游牧民族的本性,一路抢劫杀戮,有的在此安定下来。
因为他们回不去东边,东边有强大的帝国,即便没有强大的帝国存在,那一道绵延数万里的军事城墙也难以让他们跨过阴山、贺兰山一带,更遑论统治中原。所以美国教授在《危险的边境》一书中说长城的修建保卫了中原地区,但是使得这些游牧民族西征,害惨了欧洲。
通过了解历朝历代来中原地区的政治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长城其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作为一道城墙,可以直接作为军事堡垒,让人在战争中防身,也可以在平时作为瞭望哨,观察敌情。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见到如今厚厚的历史古籍,领略不同朝代的文化风采,因为有长城存在,所以我们中原地区的政权才能保留延续。
由此可见,很多东西,虽然我们不能从普通人的角度看懂,但是它的确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虽然当年修建长城是一个劳民伤财的工程,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项非常具有远瞻性的行动。我们现在也体验不到当然修筑长城的艰辛,却可以到长城上领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风采,劳动与艰辛,感受世界灿烂文明的呼吸。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